編者按:2015年工作總結會上,智綱智庫深圳中心總經理段明做了年終總結報告,具體有項目完成情況、團隊成長狀況、智庫研究與傳播工作等內容,并對相關個人及團隊進行了表彰。同時,段明首次對策劃人該如何成長做了精彩分享,現將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可能有人會認為“戰略策劃是一個方法論,學會方法論就可以了,但職業選擇不如從事一個實實在在的行業,戰略策劃要通過謀劃、策劃、規劃、計劃很多節點才可能落實,太遙遠、太虛無”。還有人說“要做實實在在的有形的產業,那樣才是不虛的行業”。
我完全不贊成這個說法。戰略策劃不僅僅是方法論,是基于方法論上的一門專業,是一門非常專業的手藝活,所以如果你沒有建立起專業能力,不是這個行業虛而是你自己虛:
我想當別人都不知道往左走還是往右走的時候,你告訴他往左走,這是虛嗎?
當在一堆紛繁復雜的事物里一把挑出最重要的東西,且把它理清楚并進行合理的排序,這是虛嗎?
當我們明確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和最后干什么,理清一件事的順序,這是虛嗎?
當我們預見未來的一種發展,知道社會進步的腳步和趨勢,這是虛嗎?
所以我們如何認識這個行業呢?其實戰略策劃是一門專業的手藝活,可以把握未來,可以指導實踐。
第一,策劃人要有全局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知道整體就不知道局部,全局觀是看問題時宏觀、中觀、微觀的結合。同時,要分清事情的前、中、后期,在角色上學會占位、上位、補位。如果你不知道上面的位子在哪里也不去補位,甚至也不知道你在的這個位子最應該做什么,這都是沒有全局觀的表現。
第二,策劃人要打通“學、術、道”。有人說“學術道不是分層次的,術未必比道差”,我不贊同他的觀點。我認為事物是分為學術道的,道是最高層面。但解決不同問題時,需要用不同的學術道,所以我們為什么說要做策劃者、學者、記者三者的結合體。而且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時候用“學”,什么時候用“術”,什么時候用“道”,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第三,策劃人要做到自我清零。在策劃這個領域,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自主學習。
第一,策劃人要有突破思維。不要動輒提出十大策略,而是心中要有突破策略,從認識、到感悟、到實踐、到知行合一,工作室的核心能力就是“突破”。
第二,策劃人一定要虛實結合。虛實結合就是:知道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然后還能大概知道從左邊和右邊怎么走出去。因此,當你知道什么事情最重要,而且你還能做到,這就是虛實結合;當你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的流程,并按計劃實施,這就是虛實結合;當你能清楚如何對前期、中期、后期把關,并有效完成,這就是虛實結合。
第三是策劃人需要沉淀。工作室是解決“一類問題”的公司,所以我們強調要通過思考,形成模塊。怎么沉淀?怎么把一件事做成一類事?比如我們講文創產業的講稿時,執著于將其完善成文創產業新玩法和新模具,因為我們要在某一個模塊下留下我們的烙印。只有在每一個地方每次打上屬于自己的烙印,才能稱得上沉淀。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建立團隊的信任度。信任度代表你對結果高度負責,不是對過程負責,你能夠在任何時候把握好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而且要學會融合和變通,在任何紛繁復雜的情況下通過融合和變通達到最終的結果,那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和信任之果。
信任度的背后內容就是你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毅力、有沒有耐心、會不會變通來處理復雜的事情。越是有智慧、越是有毅力、越是有耐心、越是能變通的人就越能形成團隊對你的信任。
如果與團隊形成了這樣的信任度,就能交給你更多的事情。就是說:交給你一件事,你千方百計的完成了;而交給你第二件事,你又千方百計的完成了……從此你就建立了信任度。如果交給你第一件事,找了十個理由沒完成;交給你第二件事情,找了二十個理由沒完成;以后也沒有第三件事情交給你了。
在團隊中信任度的另一個面是默契度,在信任度的基礎上,聽懂目標,完成合作,融會貫通,真正做到有全局觀,占位、上位和補位。
有些人知道這個道理,但是行動有偏差,這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因為我們是一個智庫,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角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慣性,每個人的個性也略有不同,所以建立團隊的凝聚力,統一思想又能激發活力是成長的關鍵。
那么如何形成凝聚力?第一找到思想的交集。如果不找到思想的交集,怎么往下走?第二求大同存小異。在整個合作的過程中形成重要的一致,但允許一些差異,其中規定動作一定要做,然后再選擇一點自選動作,所以“求大同,存小異”是一個團隊培養向心力重要的原則。第三個因人設事、因材施教。這是特別說給帶隊人聽的,個性化的東西需要繼續發揚,團隊的東西一定要找思想的交集,切行因材施教。有些人必須從微觀打通,把一個點做成一整個光環;有些人則要強化中觀,在結構上進行思考;有些人要突出結果,按照理論把內容有特色的做出來;有些人通過學習外面補充自己,但是尋找外面知識和工作室的交集更重要。
我認為這是能讓一個人充滿激情工作的最高境界,而且我們這個機構是最容易實現個人創業與企業創業一致的地方。因為新的趨勢是我們在研究,新的案例是我們在嘗試,新的結果會呈現在我們眼前,我感覺近20年來也一直在創業,天天都在進行,哪天也沒有停下來,隨著工作室進入的每一個新領域都在進行著新的創業。
時過境遷,那么現在的我們如何在工作室平臺上創業?那就是在掌握學術道的基礎上,將外界的知識、圈層、商業機會等跟工作室找到最大的交集,并形成項目成果。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可以實現個人創業和公司創業并行,團隊成長和企業成長同步的。
因此,當我們在一個正確的行業觀指導下,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并打通策劃能力,在充分信任的團隊環境中不斷成長,將個人創業與團隊創業有機結合,那么我們就真的成長了,工作室也會因此不斷發展壯大。
王老師出席了本次年會,并與大家談何為成功?
王志綱老師說,我最近在悟一個詞:富貴。其實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成功和幸福,但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幸福?我覺得就是兩個字,“富貴”,但這是對富貴的新解。
什么叫富?富就是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什么叫從心所欲?第一是見了皇帝不叩頭;第二是不對別人產生一種人生依附關系;第三是不對外搞勾結,晚上睡得著覺,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做人;第四是財務獨立,不為財富所累;第五是身心自由,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就是富,就是從心所欲。
什么是貴?貴就是被社會、被人們所尊重,不是尊重你的身外之物,不是尊重你的官銜,而是追求你本身的所作所為能幫助很多人,讓人家從內心感謝你、感激你,由此日積月累形成一種尊重。
這就是富貴新解。王志綱工作室歷經二十多年,而且還要十年、二十年的走下去。我希望你們能形成一個梯次結構孵化團隊,孵化傳下去的首先是精神,一種生命的價值觀。這就是王志綱工作室在亂世能夠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而且同流而不合污的看家法寶。這還包括方法論和知行合一的本領,因時因地因人,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最后形成自己一身的本領。這種本領就是你往那一站,人家就會相信你、接受你、喜歡你、離不開你,對你產生莫大的敬仰,這就是富貴之態,這時候王志綱工作室的品牌就會泛化成能量和能力。
祝大家新年快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