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3年11月初,利用王志綱在滬出差難得的空閑時間,王志綱工作室上海中心“成長之道”沙龍在黔香閣1877會所舉辦。工作室上海中心的青年員工們紛紛就自己的成長之惑向首席發問。解答疑惑后,王志綱先生就“青年人如何實現持續成長”做了精彩發言。
王志綱:
(接上篇)大家一定要記住,王志綱工作室這十九年之所以走得下來,它就是一個“非新勿擾”。十九年前我講的那四點,你們再回過頭來想。
一、工作室的“四大法寶”
第一點:大勢把握。
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把握是我們最大的核心能力。我們并不是像麥肯錫等西方式咨詢公司需要依靠大數據和分析,我們需要的是對國情深刻的了解、豐富的閱歷、深厚的文化知識積累、對事件和人性的深刻的透視、甚至一些靈感。大勢把握是王志綱工作室的特點,也是那些一般公司,特別是“恐龍式”的公司把握不準的。很多老板來找我們,是為了買明天、買創新、買突破的。
昨天那個老板,是馬云的朋友。他跟我說,馬云現在成功了,我就跟他講一句話:我說馬云是個人物,但我給他的定位是“攪局者”,就靠這點,他的歷史貢獻比那些所謂的“十大首富”要大的多,有意義的多。他自己說“我不懂互聯網,但我知道互聯網是個生態、互聯網是個時代、互聯網是種生活”,最后他通過互聯網,跟浙江這個全球最大的個體經濟的海洋線上線下一對接,就成了全球最大的網商,然后又成了互聯網金融最靠近的人,再加上他天才的口才,或者叫好表現的天性,使他成為了一個教父式的人物。反過來看,馬云所作的一切其實有意無意契合了整個中國的時代發展規律,他做到了大勢把握。
第二點:在大勢把握的基礎上,理念創新。
我們講要“找魂”,但“找魂”不是憑空的。你必須在大勢把握的基礎上再“因時、因地、因人”,然后給他找到“魂”,找到“長板”,發現最適合他打的打法。
所以你們要記住,“大勢把握”、“理念創新”、“適度超前”,做什么事兒要看是否能“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包括你看現在互聯網金融,你們都在喊。我年齡大了,按道理我不應關注互聯網,也不參與這個。但是我最近投資了一個互聯網金融產品,雖然還沒有開始運營,但價值已經翻了很多倍。前段時間對方就想運營,我說你一定要把它做到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和解說者,千萬不要賣產品,你以后賣的是游戲規則,如果賣產品,長江后浪推前浪,你這個產品剛出去馬上第二代第三代就出來了,你就完蛋了。我說你現在就慢慢的來制定游戲規則。所以我經常跟大家講最高的競爭水平,就是做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和解說者。
那么今天,王志綱工作室已經成為了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和解說者。每年有很多項目來找我們,是由我們來選擇該不該做,而不是我求你把項目給我做。
那么你王志綱工作室憑什么能成為“賣方市場”呢?那就是要不斷騰空、不斷超越、不斷學習、不斷引領。當人們認為你已經被大海淹沒的時候,突然在一個浪頭上你又站了起來,一次是偶然、三次是運氣、十次百次就是傳奇,就是必然。
第三點:要素整合。
怎么要素整合?我們天天講、年年講、月月講,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會忘記它。剛才小馬問了這個問題,記住這句話:你不是招商局,要素整合并不是讓你全部去整合,而是百分之九十的要素是在客戶和他所擁有的資源里面,你需要做的是幫助他梳理、調動他的積極性、幫助他去整合。
就比如昨天我們遇到的企業,它的優點很突出,缺點也很突出。優點在于資源很多,但是全是在點上,沒有平臺,就像有很多“桌子腳”,但沒有“桌面”。昨天我跟他講了一句話,我說全世界的優秀、開天辟地的企業家都不會把自己定位為CEO,他都會把自己定位為架構設計師,比如比爾蓋茨、喬布斯。為什么?因為最偉大的是架構設計,因為你是模式的開創者、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和解說者。他原來有多種資源都在倉庫里面放著。但是我相信,最后通過我們“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之后,把這些資源打通了以后,會使他這些桌子腳支撐起整個桌面。
第四點:操作監理。
做什么事情往前推動的時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特別是遇到些困惑的時候,工作室是有很多方法。當出現眾多矛盾的時候,什么“小道理服從大道理”,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都清清楚楚的。我們要用很多市場化的力量幫他推薦,幫他監理。
這四點,是十五年前就定下來的內容。到今天我們回頭去看的時候,依然是工作室的法寶。
二、工作室的“五大價值”
王志綱工作室在外給別人帶來什么價值?簡單說來,就是“一二三四五”。
一就是“一枝獨秀”。幫客戶找到制高點、找到核心競爭力、找到“魂”。
二就是“兩場統籌”。調動兩個場:市場的積極性和官場的積極性。光有官場的積極性不行,多是政績工程,眼前光鮮,但禍害未來;光有市場的積極性同樣不行,商業行為很多時候都是殺雞取暖、糟蹋資源。要注意,“兩場統籌”不是勾結,而是調動兩個場的積極性。
三就是“三老滿意”。衡量你項目成不成功,不是有沒有賺錢,而是“三老”是否滿意,“老頭子”、“老板”、“老百姓”都得意、都滿意才叫成功。
四就是“四度協調”。“四度”就是廣度、深度、高度、關聯度。很多人找工作室,是為了高度。但高度不是憑空、不是喊口號、不是吊嗓子,那是很淺薄的,而是要接地氣。有了高度以后自然要有廣度。比如說前天晚上的景德鎮客戶,原來我們給他的很多東西,先是半信半疑。按照工作室思路開局后,他現在已經嘗到甜頭、漸入佳境,他現在是堅信不疑,而且徹底顛覆了他原來的思維方式。原來他堅持你任何一個判斷必須是數據支持,看起來好像科學,但這個是小道理。他不知道做未來,未來是看趨勢。而且深深的意識到王志綱工作室做未來的,是做趨勢的,我絕對不能拘泥于市場調查。他所在的景德鎮,也有可能成為整個中國所謂的文化復興的一聲炮響,可以造成巨大的效應。
五就是“五出”。出成果、出機制、出品牌、出人才、出網絡。我們策劃的作用不僅體現在項目的成功和獲得經濟效益上,而是從策劃的開始就考慮如何讓企業達到“五出”的效果:出成果——使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和項目的成功;出機制——是促使企業逐步形成更高效率的管理和運作機制;出品牌——建立或者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出人才——在合作的過程中鍛煉出一批高素質的策劃人才;出網絡——使企業建立屬于自己的資源和營銷網絡。
三、做自己的“人生戰略規劃師”
千金難買回頭望。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工作室必讀、工作室方法論里面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還有就是工作室微信平臺也有很多內容,以后要注意讀這些東西。包括最近的一篇《解讀萬達密碼——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側記》,就是黃棟(上海公司副總經理)隨行寫的。
所以,最后一句話,跟大家講啥呢?
要打造純潔的環境,讓那些骯臟的、低俗的社會潮流在這些地方無以存在。然后大家能夠清清靜靜、好好的做學問,而且感到這里真是自己的家。這是我一直強調的,今天在這里我感到很欣慰,從路虎(王志綱工作室上海中心總經理)到骨干們,基本都繼承了這么一種文化。
大家注意在有了這么一種環境后,一定要學習。我們是個學習型組織,一定要不斷學習。但要注意的是啥呢?學習有三個階段:領悟、感悟、頓悟。很多人在領悟階段,可能讀了很多東西,但這只是量的積累;感悟階段能稍微找到點感覺;但最后的頓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找到了規律和必然的東西。學習到了這個階段你就有了自信,可以去發揮你的專業特質和昨天的積累。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昨天的積累和專業特質根本沒有白學,這個時候全部插上了戰略的翅膀。
它的價值非同一般,但是這個需要時間、需要過程,所以靠聰明靠天分,但學習是前提。聰明人我見多了,跑得路比別人多,但是最終離目標越來越遠。為什么?總在斷頭公路上跑。有的人像烏龜一樣,跑得很慢從不走彎路,堅定不移、勤勤懇懇,最后它到達了目的地。這就是戰略,是方向。
最后勸誡大家,給別人做戰略之前,首先要給自己做好戰略,解決“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的問題。這樣,你才無愧于自身、無愧這個平臺、無愧這個時代。
(錄音整理:上海中心 編輯:運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