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非常困惑地談到“出竅、開竅、歸竅”,談得驚心動魄。我怕把我們的一些新同事給嚇壞了(笑),我自己和路虎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怎樣快速的成長這個問題我自己想了很長時間,但不太成熟,今天談的還只是我一些初步的想法,在以后的時間,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跟大家溝通,給大家一些更多的培訓,在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模式上有一些更多的交流,讓大家能盡快地進入角色。我認為員工成長需要在五個方面進行必要的轉換:
一、 心態上的轉換
我們從上千封來信中挑出廖廖可數的幾位,這些員工都是非常出色的。他們都是一個企業的某一個方面可以說是獨擋一面的大將。這個心態調整就是必須從打工的心態轉換為主人公意識,這個轉換非常重要。我們工作室,如果不轉換心態,有很多工作上的問題是沒有辦法用流程、用規章制度來分解為規定動作,一些量化的東西。有些員工在以前可能就是把一些設計工作完成就可以了,非常清楚的去交待任務,剩下的時間你愛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樣就使有些人被動的工作。策劃工作如果用這種心態工作的話,我認為這個人永遠成長不起來。他永遠只是一個工具,他永遠是站在自己一個工作量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要從兩個方面來思考心態的轉變,首先,你所承擔的責任,所面對的項目,是需要你全情投入,沒有全情投入,不可能有資源整合,不可能有策略,我們不可能用量化的工作把這些分得一清二楚。其次對自己負責。1996年進入王志綱工作室后,我說這是我的青春,是我的黃金歲月,是我這輩子最有創意的時間,是我這輩子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如果我不在這里干出一點名堂來,那真是太虧了。我真誠的對大家講,要對我們自己的黃金歲月負責,我們每一個人可以說都是處在事業的巔峰狀態,你用這些時間來做什么?過去,我看到有些同事有非常好的發揮,去年我們做里水項目的時候,有幾個同事連續工作了兩天兩夜,他們一直保持對工作非常好的投入感,這都是對自己價值實現的一種追求。他們不是為任何一種功利性考慮。他們只是覺得這些時間花在這里盡量做點事情出來。多做一點少做一點的區別在哪里?少做一點你賺到了什么,我覺得沒人賺到什么,多一點時間去泡吧,多一點時間在網上聊天?這有多大的價值呢?那多做一點又損失了什么呢?這種心態的轉換,帶來很大的轉換,工作方式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你只要把自己當作王志綱工作室的主人,當作自己的主人,你的時間不是由某個項目總監來安排的,而是由你自己安排的。自從建立廣州工作站以來,我們一直用這樣的管理方式,我們不去考量在某個時間段每個員工在做什么,我們是把工作安排后,交給具體的負責人,你是早一點上班還是晚上或周末加班,你自己定,只是到時間我要見你,到時間拿出成果來,我們盡量不去管理這個過程,前提是每一個人都抱著對自己、對工作負責的態度。我希望大家先不要考慮對項目怎么看,對工作室怎么看,先想一想我們自己的黃金歲月,我們的青春既然已經放到工作室了,你怎么讓它的價值發揮出來。
二、工作角色的轉換
在以前每個公司都會給他的員工做一個非常清晰的角色定位,比如說你是做設計的,他是做銷售的,還有人是做文案的,有做管理的。每個員工只要憑著自己的某個專業技能解決一個問題,那么他的工作就可以了。在王志綱工作室如果這樣就會帶來很多問題,因為我們有很多事情不做的,我們不做規劃設計,不做物業管理,不做銷售。很多我們的合作的公司要做的事情已經有專家在做。只有剛剛開始做房地產的老板可能會說你能不能派一個銷售部經理來幫幫我們。我們這樣的客戶越來越少。這次招聘的時候,我們有意識地希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行成這個行業里的鏈條,從初期的項目研究,土地評估,經濟分析,到后來的規劃設計,但并不是說每個人就是只做這一個方面的事情。比如我們新招聘的人是從廣州規劃設計院出來的,但是現在的項目里還沒有到這一環節,那么這個角色就要做一個調整,實際上王志綱工作人員的角色是一個非常復合的角色。我認為應該同時具備至少三個角色,才能完成他的工作。首先他必須是一個信息收集、分析處理高手,第二個角色是研究,在每一個項目里確定非常強的研究意識。如果我們不抱一種研究的心態,不把自己看作一個研究者來看,不在工作中去尋找突破,創新,變格,我們永遠跟不上客戶的要求,憑我們員工已有的智慧、經驗怎么去跟客戶對接。這個研究的角色者是每一個員工必須掌握的。每碰到一個問題都要去想,這個問題以前是怎么樣的,現在是怎么樣,在市場中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就拿銷售來講,報紙上打廣告,然后坐在售樓部里等客戶。這是一種銷售模式,大家都這么做,我們能在這里找到什么不同的東西呢,能不能找到什么機會?這里面有非常大的空間。第三個角色是做一個溝通者。你是一個信息收集者,也是一個問題研究者,還是一個跟各種資源、各種合作者的溝通者,沒有溝通就沒有策劃,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我們的策劃人員存在一個問題,不愿意跟客戶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溝通,沒有溝通我們就很難獲得一些資源。其實很多東西是表象的,很多東西已經在臺面上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在這上面折騰不出更多的東西來,但是在廣泛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溝通中,往往能發現很多重要的東西。我們只要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不管是在品牌上,在整個現場的人際上,思維上馬上就能改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如果你不去和他們溝通、交流,我們固步自封地守在自己網站的信息庫里那點可憐的積累,然后閉門造車,自圓期說,這能說是策劃嗎,頂多能寫一個報告而已。所以說工作室的每一個員工必須在這三個角色上信息的收集者,問題的研究者,各種關系和資源的溝通者,并確定自己的定位,然后才能是一個得心應人的策劃人員,特別是項目總監。
二、 能力的轉換
每一個人在來工作室之前,他在原來的崗位是專家,已經有了一專的前提,進入工作室后,希望大家實現多能。咨詢業時有很多種,有提供技能的工作,有提供信息情報的工作,有提供輸出能力的。我們都不是這些,如果走自己的專業在王志綱工作室發展是非常難的。每一個員工都要以自己的能力為核心,向兩邊向上下發展,把自己的能力從點變成線。如果你是做銷售的,往前走,你要盡可能參與規劃設計或經濟分析、廣告、物業管理等等。在王志綱工作室,這一點特別突出。任何一個項目的成功都是要重開發,輕銷售。前期80%的工作做到了,銷售只是一個順帶的結果。那以什么方法達到這個目的,越簡單越好。如果前期的工作沒做好,后面就會帶來很多的困擾。
四、思維方式的轉換:我們今天每一個策劃人員進工作室之前,他以前的積累是非常寶貴。這些經驗、技能、知識在工作室一定用得上,這是起步的平臺。在這個基礎上希望大家再往前走一步,在未來的工作中多考慮一些方法論,這些方法從何而來?實際上我們的工作方法都醞釀在我們的定位上。每一個員工也好,公司也好,它的定位都蘊含著很多不得改變的東西。一個很優秀的代理公司,有一個老板曾多次跟我講:唉呀,你們多好呀!你們真是太舒服了,你看他們多甲方呀!他說這句話的含義是覺得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地位很低。他覺得我們并沒做什么東西,便老板還是那么尊重你們。這些代理公司是從自己的商業模式來考慮問題的。而我們是坐在企業的位置上,就像我們大家都在一個板凳上來考慮問題,我們必須要求自己的策劃人員是站起來的,不能夠像企業的員工一樣坐在凳子上。如果是坐在了總經理或者市場部的策劃總監的位子上,他完全發揮不出王志綱工作室的特色來,發揮不了王志綱工作室應該給人提供的價值來。從這一點來說其實已經醞釀了很多方法上的東西。我們在為企業考慮問題的時候,有很多問題有很大的彈性,在面對每一個項目的時候都是在找機會,都在想這個市場的機遇在哪里,根據這個機遇來設計目標。機會和目標是互相互動的。
有很多企業做事情是從手段著手的,我們更多的時候是跳起來摘蘋果,根據機會目標來審視可獲得的資源和障礙,然后明確核心問題,最終才是手段。
為什么我們講超越有型、超越常規,客戶期待我們是大的方面的東西:是戰略、是策略,是理念,是概念。小的方面從一點一滴,從某一個局面有新的東西就插進去,既在情理中,又在意料之外,要提供這樣一個有價值的東西,靠的就是方法,必須找到核心問題。比如星河灣如何在住博會上獨樹一幟,我們要考慮的核心問題是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傳播星河灣的核心定位?擺模型只是方法之一,做各種展板也是方法之一,這個方法非常多,我想以后跟大家詳細交流。這個市場上有太多做模型的公司,太多做裝飾的公司,他們都是在自己的本位上考慮問題,我們就有機會跳出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去尋求創新,所以才有了月滿星河這個創意。
五、價值觀的轉換
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是必須真正做到讓客戶成功的同時實現自我成長,怎樣才能讓客戶成功?有很多企業自我的成功和客戶的成功是分離的,所以他們在跟客戶合作的時候總是做不好,他們沒有辦法發揮,因為他們再往前走一步,他就認為這件事不賺錢,很難做,在操作上太復雜了。我們給發展商提供的是對發展商有效果的事情,是讓客戶成功的事情,如果我們的目標涉及這一點,我們的很多思維方式就不一樣。
這五個轉換說得不是很具體,可能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希望以后其它的幾位總監能給大家提供一些這樣的思路,能夠促使大家迅速的開竅、出竅、開竅。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個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