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綱在工作室2009年會上的發言(下)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著眼未來,但要從腳下開始。
今年,是王志綱工作室的智庫元年,戰略思想庫元年,我們一切歸零,重新起步。我認為有幾點要高度重視:
非新勿擾,強化創新力
第一點,任總的主題發言,題目是“非新勿擾”。看似像玩笑話,實則很有深意。就是說工作室以后一定要堅定這么一種信心,越是陌生的領域,越是全新的話題,我們越發自內心地感到興奮,渴望接受新的挑戰。北京公司最近做的幾個項目都屬于新的話題,一個是世界拳擊協會想要轉到中國來發展,要求我們參與策劃,看它要怎么進入,能夠產生什么效益。也許有人認為,這個怎么策劃呀?我們反而不如做房地產項目輕車熟路。但我聽了以后,倒覺得很有意思。讓任總接觸一下,也覺得有得做,于是就安排我跟項目方老總見面,一見面我發現這樣的項目不是簡單地在江湖上忽悠一下,這個清華畢業的溫州企業家,做這個事還是有不少考慮的,于是就讓任總跟他簽了合同,年前已經開始介入,要高度重視這個事情。下一步馬上還有一個世界貿易大學的項目,到底是否可行,這里面大家都在開始丟個石頭試水深。像談戀愛一樣,首先要相互了解。如果真能做,也會有很大空間。
今后會有一些全新的項目,包括洛桑的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也想往中國走,您想,他們在哪個國家能夠享受在中國這樣的殊榮和待遇。中國已經把奧運會辦成這個樣子了,英國都感到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下一步許多國際的合作和項目會看好中國,肯定會拔出蘿卜帶出泥,牽一發而動全身,帶來新的機遇與空間。如果類似的機構和項目到中國來,西方的咨詢機構不見得知道應該怎么辦,因為中國的機制、游戲規則、大環境與西方截然不同,它怎么能整這些東西呢?只有我們有這個優勢,我們生長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對來到這片土地上的新東西怎么生根發芽,我們更有發言權。
另外還有像生態城這樣的項目,客戶曾經找了很多世界級的公司,荷蘭的、丹麥的,新加坡的,花了上千萬,最后還是操作不了,找到工作室。還有類似的,E托邦——數碼城市等新領域的探索。之所以叫“非新勿擾”,我們要逐漸形成這樣一個口碑,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當他們要尋求一種新的突破,一種新的嘗試,找不到路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想到我們。“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王志綱工作室將會是人們最好的選擇。工作室要成為一個善于解決疑難雜癥,拓展未來空間的機構。做這樣的新東西,我們等于天天喝頭啖湯,“天天過年,夜夜結婚”,多好的幸福生活呀。
對接高端,打造軟實力
第二點,除了實實在在的服務以外,其實我認為工作室最大的價值在于我們的軟實力。如果我們不明白這點,你們會干得越來越辛苦。做微觀,你去給人家操盤,人家會覺得你的服務不如社會上大把的代理公司,人家不僅能給甲方高額回扣,而且還能陪著客戶吃喝嫖賭。工作室絕不干這種事,但你不干這種事,你憑什么牛,就得靠你的實力,而且這種實力是一種軟實力。
這種軟實力怎么體現呢?前提首先是我們時刻要清醒,我們是做戰略的,我們解決的是領導者的決策問題,我們對接的是決策者。如果你提供的東西不是跟高層對接,你恐怕很難逃離那些潛規則。那么,憑什么你能跟老板對接呢?因為你換的是“芯片”,而不是“尿片”。
好比中國的制造業,由于大多處于產業鏈的低端,所以陷于惡性競爭,現在連生存都很困難。其實,在咨詢業、頭腦產業也是這個道理。你只有占領了制高點,在產業鏈的高端才可能具有權威性和話語權,才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至于后面執行和操作層面的事,自然會有大量的下游公司跟進。在寶塔尖上的公司永遠是少數,我們現在既然已經具備了站在高端的優勢,積累了這方面的口碑和實力,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它,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作為丙方,我們的作用不僅只是給甲方提交一個報告,我們現在還經常扮演一個統一思想的角色。不少區域、縣市的書記、市長常要求我們在拿出方案之后,向全體中層以上骨干做演講,就是希望借助我們來統一大家的思想,因為有些東西只有我們說得清楚,而且具有說服力。因為我們制定的這些戰略不僅是提供給決策者的,下面干活的人也需要知道,目標在哪,要做什么,怎么做。我們提供了一個好劇本,甲方下面具體操作的團隊就好辦了,他們就可以按圖索驥,事半功倍。同時可以防止左右搖擺、矛盾和摩擦,減少由于你吹你的號,我唱我的調,造成資源和精力上的耗散。
同時作為丙方,我們使乙方的工作也簡單多了,可以少受甲方的折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因為當沒有方向時,純粹的規劃或設計常無從評判它的好壞,完全可以憑個人的喜好,常常是今天這樣改,明天那樣調。但有了我們找到的這個“魂”,小道理就要服從大道理,符合戰略目標的就是好,否則與我這個“魂”不相符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錯,也要拿掉。
所以作為丙方我們不僅提供方向,實際上還為參與各方搭建了一個操作平臺,把相關資源都整合進來,并像變壓器一樣,將不同電壓的電流整合之后形成合力,這樣一來皆大歡喜。
我記得很清楚,七年前我們在做星河灣時,有些廣告公司、代理行不服氣,曾向老板抱怨:我們這么辛苦,每天都盯在這里干,而王志綱工作室只是務務虛,沒賣一棟樓,為什么他們的收費高于我們呢?老板都是非常精明的生意人,我相信他們自己會算這個帳。上次星河灣的黃老板過生日請我去,那天我坐在主席臺上,就看到不少來朝賀的代理公司、廣告公司老板坐在臺下,和工作人員一圍。包括這次到云南,安排我跟省委書記坐在一起,不是我叫對方這么排,而是人家認為應該是這個座次,這已經形成一種江湖規則,潛移默化。人家認同你應該有這樣的地位,為什么大家能夠認同?因為你有軟實力——公信力,權威性,影響力,這些來自你創造的案例,所展現的實力,形成的口碑。
所以我們一定要立足高端,減少數量,強化質量,強化不可復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如果不是這樣,撿了芝麻,溜了西瓜,只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最后成了勞動密集型的公司,那就要命了。
沖浪潮頭,與時俱進
第三點,工作室一直要秉承我們過往的一貫作風,弄潮兒當向潮頭立,沖浪潮頭,與時俱進。這個是我們永遠要堅持的一種東西。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的方法很多,今天各位老總已經講了很多。怎么學習法?就是草木皆兵,嬉笑怒罵,皆為文章。有危機意識,有學習的緊迫感,加上恰當的方法,你會感到處處都有學習的機會和條件。狀態很重要,要始終保持我們團隊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和銳氣,才能夠與時俱進,最終越來越接近我們打造中國最好的戰略思想庫的目標。為此,我想應該有幾個方面的準備:
個人準備
第一,通過對前十五年的回顧,以及后十五年我們的愿景和新目標的提出,我們每一個員工自己也要想一想: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向哪里去?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我們這個團隊的追求和所做的事情,與你個人的追求和能力是否相符,這也是對你們負責。如果你對這個目標不認可,那你在這里就是浪費時間。如果你自己也有這個愿望和興趣,在這個結構里你能做什么,有什么核心能力,應該補充什么知識,如何不斷調整,為實現這個目標做準備,包括理論和實踐上的,個人的發展也就有目標了。要在這樣一個團隊里跟上步伐,不掉隊,快速成長,對這個目標有所推動,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和要求,要能夠與時俱進,與團隊共同前進。工作室有足夠的上升空間,供由此志向的人去發展。
這些年,工作室進進出出不少人,但能留下來,并干出點名堂的不見得是最聰明的,有些看起來笨的人,反而堅持下來,就在于咬定青山不放松,別人不愿做的我做,別人偷奸耍滑我主動找活干,笨鳥先飛,最后走出來了。我還是相信農民的樸素道理:“人欺地皮,地欺肚皮”,天道酬勤。當然具體怎么做,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把握,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團隊成長
第二是團隊,我們的幾支隊伍,雖然有先有后,但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強化自己的優勢,學習借鑒其它團隊的長處,優勢互補。有的團隊已經有十來年了,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防止老化;有的團隊雖然后起,但現在很生猛,怎么能夠保持住激情,而且勞逸結合,走得更好;還有的團隊,像北京的團隊,就應該更多地發揮大腦中樞的作用,真正發揮總部的功能,因為很多全新的問題會在這里聚集,對于這些全新的領域,我們怎么對接?怎么研究?怎么在做項目的同時把案例的研究跟上;還有一些新建的團隊,要著急、也不要著急,著急是要拿出像樣的東西,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存在的必要,但站穩腳跟后要做好準備用三、五年來打基礎,一步一個腳印,最后量變到質變,帶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上海中心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路總剛到上海的時候,團隊沒起來,自己辛苦得不得了,就像一個鉆山豹,帶著手下這幾個傻乎乎的學生兵摸爬滾打,現在不是鍛煉出來,而且能獨立打仗了。
隊伍是帶出來的。工作室的傳統一方面是,“跟我上!”言傳身教,另一方面我們也鼓勵“我要上”,敢于任事,自己請纓,主動承擔責任。我們這個平臺給所有成員提供成長的機會,不怕沒用武之地,就怕你沒本事。我們的原則是因人設事,有這個能力的人,就給你提供一個相應的平臺,寧缺毋濫。但這也不是誰自己說他行就行,有些在江湖上做過一些事的人,一進工作室就要當總監,但實際上不在工作室經歷個三年五載,沒有數年的打磨和浸淫,你出去一開口,客戶都聽出你不是工作室的人。所以我們說進入工作室都要經歷:出竅、開竅、歸竅這樣的過程。
今天我聽到一個很高興的消息,就是我們的一個員工,春節回家為爹媽買了房子。前兩年,房價不停地漲,他的爹媽為了讓這個獨生子能安心干事業,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湊錢給他在上海買房。我曾問他,那你爹媽住哪里啊,他說還在老家,但只能借住在親戚家里。但這次,他一拿到獎金,第一時間就回去給爹媽買了一套比他們原來還要好的房子(會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他不僅成長了,也盡孝了。他來工作室也就三四年的時間,但已經有了自信,開始獨當一面了。我相信,他的那些同學可能沒法跟他比,不管是在知識的長進上,還是財富的增長上。路總形容他的團隊是:“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牲用”,當然,他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畜生”,雖說是開玩笑,但這種精神的確很感人。但是要注意,還是要給大家留一點私人空間,談戀愛結婚也是大事。
我希望在團隊當中能形成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后起團隊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跟其它團隊多交流,資源共享,在工作室這個平臺上資源共享很重要。另外,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今后要創造條件,讓大家在項目中有所交叉,能夠多合作。
后臺支撐
第三,就是后臺,戰略思想庫這個“庫”的建設。后臺工作對工作室的發展殊為關鍵,我們要組織專門的討論,拿出想法。看怎么使它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不遺漏、更能讓大家分享。還有下一步出版的事情,從2008年起我們每年要出一本工作室的案例集,是叫做“錦囊”還是什么,但這個事要抓緊進行。一是為了沉淀,二是為了研究,三是提供社會分享。
今年我們成都的書院建成之后,考慮如何利用起來,為大家提供一個研究平臺。比如說,我們會讓一些工作突出的員工在這里集中做后期研究。在最好的季節,春天,秋天,是不是到這個少不入川的地方享受一下,順帶搞研究,也是一種休假。
我有一個夢想
最后,來一點浪漫的東西,我想談一談,我有一個夢想。用一種浪漫的方式來表述我對未來的暢想。我想按照我們這個方法走下去,在不遠的將來,也許我們在北京有一個總部基地,實實在在的一個戰略智庫,不只是一個名片上的愿景。在這里除了我們自己做研究,還會經常舉辦和召開很多國內、國際論壇,進行高層次的交流和探討。
我希望我的員工們,到那個時候,可以一邊做戰略,一邊搞研究,而且是在那些風景名勝之地,也許冬天去西雙版納,夏季去長白山……,我們幫助我們的客戶打造的那些頂級的休閑平臺去享受一下。什么叫策劃就是生活?這種策劃將是在一種更高端的層次上,我們一定要賦予中國特色的戰略思想庫一個全新的面貌,不僅有權威的研究成果,也要有一流的物質待遇,要體現出知識的尊嚴。當然,這個前景寄希望于大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努力,需要時間;但也不是空喊口號,需要長計劃,短安排,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
我希望下一次年會,當我們再次坐在一起,總結過去一年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這一年我們沒有耽誤,離目標又近了一步。又有了新的收獲,新的事情發生,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精神大餐,發現每個人都在進步,不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質上。著眼未來,但始于足下,這就是我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