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老兵,曾經因為財務回報的問題,而在東莞中信東泰花園項目和西安曲江新區項目的PK中選擇了前者。
有一個老兵,曾經多次向他的司令進諫,要主動去市場淘金。
有一個老兵,飽含熱淚地說“你們真的很幸福”:總是研究著最前沿的課題,總是得到老板與官員的直接關注;總是以高昂的價格簽訂自訂游戲規則的合同; 總是享有客戶亦師亦友的待遇。
有一個老兵,總結“個人的成功”,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總結“企業的成功”,是擁有一種立存高遠又不變質的價值觀,擁有一套有獨特價值的核心經營模式,以及擁有一支戰斗力強的鐵桿核心團隊。
這是云亮總經理在年會上的分享,娓娓道來的心路歷程讓我產生巨大共鳴。云總是老兵歸隊,而我是新兵入伍,社會經歷雖遠不及他豐富,卻也曾在這個“人之攘攘,皆為利往”的世界里迷失過自己。
2006-2007年中國股市一飛沖天,造就了很多一夜暴富的神話,也讓許多證券投資機構掙得盆滿缽滿。一個小小的營業部投資顧問年薪過百萬,一個剛晉升的基金經理就可以操盤數億資金,證券投資業走過了近20個年頭,總算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成為許多應屆畢業生的首選。而我,同樣削減了腦袋往這行當里鉆,并為自己能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頂尖投資機構中的一員而沾沾自喜。
然而,從業一段時間后,我便開始困惑了。
第一個困惑是源于這個行業財富效應的減弱。當一個行業出現暴利機會的時候,只要沒有行政壟斷壁壘,就會不斷有進入者前來瓜分蛋糕。一方面是自由競爭帶來的企業利潤減少,另一方面是人才前仆后繼地涌入,人才供應的增加使得個人價值體現和議價權都被弱化,因此,當我入行的時候,原先幻想的立竿見影的創收捷徑已經消失。但我并沒有因為收入的縮水而懊惱,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懊悔的是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失誤。首先,如果是跟著市場的節奏選擇行業,永遠都會比市場慢半拍,越是隨波逐流就越容易被邊緣化,這就是為什么王志綱老師談人生規劃時,總是高瞻遠矚地向晚輩們點撥未來的奶酪,要求大家要風物長宜放眼量。其次,我為自己追求“短平快”的浮躁心態而汗顏,因為剛剛畢業、羽翼未豐就想著吹糠見米,只考慮眼前利益,長此以往,無非成了“掙了錢、丟了魂”的高級民工。
第二個困惑源于對個人成長的擔憂。大公司知名度高,求職者趨之若鶩,一則是虛榮心作怪,二則是所謂“平臺好”。但這種平臺只能提供眼界、資源和規范,而在綜合能力的鍛造上卻是片貧瘠的土地。首先,大公司往往一個蘿卜一個坑,細致的分工讓每個人具備專業的深度,卻缺少全局的思維高度;其次是森嚴的等級架構和官本位思想,處事要小心翼翼生怕越級,一切以上司為中心,收獲不到一展拳腳的酣暢淋漓。
第三個困惑是源于對工作價值的質疑。股市是一個零和游戲,尤其是機構在做空時往往是維護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卻損害了絕大部分中小股民的利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盛世開太平,每個燕園學子或多或少都有過這種家國情懷,然而,這份職業同為天地、為眾生的價值追求漸行漸遠,不是投身革命,而是投機市場,像極了解放初期投機倒把的分子。
和云總一樣,我們都碰觸過繁花似錦的誘惑,對自己的職業處境困惑過,才會對工作室倍加珍惜,而我更慶幸自己能夠在事業剛起步時就撥亂反正。工作室不打造“速成貴族”,成就的是思想的富翁,心智的強者;工作室向社會傳播的是正能量,是社會進步和改善民生的幕后推手,事業追求和個人理想得到并軌;工作室為員工提供了相對公平、健康和個性化的成長環境,是新人的沃土,能者的舞臺。
在工作室里,每個人最大的對手,不是同事,不是客戶,而是內心的動搖。現在,我們能停下追名逐利的步伐,但還有一種離開,叫“逃跑”。當報告被千錘百煉的時候,耐性也被消磨殆盡,時不時會打退堂鼓;當客戶或領導質疑時,總會反問自己是否是工作室的“菜”,“一專”未達,“多能”更是奢望。但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一朝一夕是成就不了策劃高手的,脫胎換骨豈能不經歷陣痛。對此,我覺得有兩點對在逆境中鍥而不舍至關重要。
第一,是要真正把策劃當生活。抱一塊50公斤石頭氣喘噓噓,但抱一位50公斤的美女卻舉重若輕,玩笑之言,卻說明興趣才是最好的導師。只有樂知者才愿意去創新命題,才不會覺得研究枯燥,才可能愈挫愈勇。
第二,是要真正信任工作室的方法論。剛到工作室的時候,習慣了數量分析的我對那寥寥數頁的文字方法并不感冒,但隨著越來越多項目的實踐,才發現大道至簡,真理都是樸素的。西方的分析邏輯是借你一雙眼睛,看到世界是什么養的;工作室的方法論是借人一個大腦,給出剖析現象、解讀時代的工具。以歸零的心態去吸收工作室的方法論,反反復復地咀嚼消化,而不是堅持自己的思維邏輯撞上南墻不回頭,在遭遇業務困境的時候就能很快找到思路和信心。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應變”,我想得最多的卻是“堅守”,尋思良久,不知道是否合宜。或許,“術”上應變,“道”上堅守,就是工作室的成功之道吧!我們要做巖竹,雖會隨著東南西北風搖曳,婀娜盡現,卻始終扎根青山,不阿不饒。
(文/王志綱工作室上海中心咨詢師:駱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