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智綱智庫(王志綱工作室戰略研究院)于三月底在上海舉辦了《草根的春天——2014民營經濟發展趨勢研討會》。王志綱工作室上海戰略中心副總經理、智綱智庫資深研究員黃棟結合工作室近年的探索與研究,為大家帶來了題為《兩場統籌——跳好雙人舞,共享好項目》的精彩發言。小編特精輯談話,與大家分享。
最近,馬云先生無不感慨的說了一句話:“一個企業,打敗你的不是技術,可能只是一份(政府)文件。”民營企業的另外一個大佬王健林先生在被問及此事的時候,也回答“我希望文件越少越好,不希望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就怕這個。”這兩位深諳“富貴險中求”的企業家的表態或許是民營企業共同的擔憂,不論你是做到多大規模的民營企業,即便首富也不例外。
那么,民營企業如何跟政府打交道?民營企業要不要面對政府?面對政府,民營企業應該怎么辦?今天我將向大家介紹王志綱工作室最重要的方法論之一“兩場統籌”在實踐中的案例,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找到能量和啟發。
第一、中國經濟的困惑“一邊捆著草,一邊餓著牛”。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創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奇跡,但在經濟發展大跨越的同時,政治體制對市場經濟的束縛卻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大家都知道,有所謂的“兩只手”,“看不見”的是市場的手,“看得見的手”是政府的手。社會上有人說,政府“看得見的手”變成了“閑不住的手”。民營經濟干什么,怎么干都要管,也都有人管,而且管的還很嚴。不是不應該管,而是在管的時候厚此薄彼,對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就像對待兒子和媳婦一樣,不管媳婦有多么賢惠能干,只還是看著兒子親,有點好東西首先想著的還是兒子。民營經濟就像沒有花香,沒有樹高的無名小草,長久以來一直處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邊緣區域,夾縫中求生存,這代表了大多數草根民營企業家的心聲。
我們都說中國的經濟叫政治經濟學,如果你不懂政治,那么做小的時候可能沒人管你,等你做大了,你不找政府,政府也會來找你,這就是當今的情況。這個情況其實國內外都一樣,國外的財閥和財團所推選的政黨,都代言著一個階層的聲音,這就是經濟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是我們還沒有在上層建筑里合理的給到民營經濟應有的地位。
2014年被稱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李克強總理高調的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那就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民營經濟終于迎來了“草根的春天”。民營經濟長久以來被稱為補充型的經濟體系,但也是最有活力的經濟體系,在長期的發展當中,練就了一身鐵骨鋼拳。如何讓草根民營企業走向更大的舞臺,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就必須學會在“市場”和“政府”的之間搭建一個平臺。
第二、跳好市場和市長的雙人舞
對于草根老板來說,要搭建一個更大的舞臺,首先需要深刻了解政府的需求和市場的需求。王志綱老師說過:對接兩個需求,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和變壓器。對政府發展來說,需要投資、稅收、就業、社會發展和進步,如何解決呢?不能單純靠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事實上,民營企業稅收超過了40%,提供就業占到75%,科技創新力占到70%,而民營經濟要的是政策的穩定,持續的安全保障,在稅收上能夠優惠和靈活,在政策上能夠更加的機動,這代表兩種不同的聲音,而這兩種聲音其實通過一個變壓器可以調節到一個調子上來。
對于政府來說,城市經營的主體不再是單一的政府,市長必須學會與市場跳雙人舞,借助企業的力量和市場化的運營方式來達到城市增值的宏觀目標。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把企業的戰略和政府的抓手有效的對接,借助政策的支持獲取資源的支撐,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因此說市長所關心的也應該是老板所關心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今天有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家的都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因為新聞聯播代表國家的聲音,從中可以得到國家發展的動向,敏感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春天。搭建政府和企業的橋梁,成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超級變壓器”是王志綱工作室在二十年的市場探索當中推動區域和企業發展的非常重要的方法論。
【解密】兩個“兩場統籌”的典型案例
第一個案例:首富的跨越——萬達長白山
2008年的時候,王健林找到王志綱老師,邀請王老師一起去長白山。王老師很奇怪,一個商業地產做得非常好的巨子,為什么對長白山這么有興趣?王健林說:當時他在長春參加東北亞博覽會的時候,見到了時任吉林省省委書記王珉同志,當時王珉發現吉林省的經濟非常單一,工業一枝獨大,特別是“一汽”一感冒,吉林省就很難受,他一直謀求吉林省經濟發展的第二驅動力,他看中了長白山,因為這是吉林省最大的資源,但如何讓資源變成資產,變成生產力,是一直謀求的突破方向,所以他邀請王健林去長白山看一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就觸動了王健林,因為王健林在商業地產做的風生水起的時候也在謀求下一個戰略機遇點在哪里,他認為是文化,是旅游,是休閑。因此王建林找到了王志綱老師。長白山表面上是一個項目,其實是萬達的戰略方向,萬達想在長白山開了一個文化旅游的模具。但深諳商業地產之道的萬達做旅游地產卻還是門外漢,沒有思路,沒有團隊,在哪做?做什么?怎么做?不知道。王健林希望工作室能幫助萬達。
對于工作室來說,這需要解決好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取得各級政府的認同,能盡快落實項目,落實土地,二是如何取得萬達等戰略投資者的認同,能開出新模具,推動大投資。這就需要把握政府和企業雙方的需求,尋找變壓對接。
經過工作室的策劃,工作室一方面給萬達開出了新模具:“做內容”、“做平臺”、“做一級半”、“做區域開發”,讓萬達等投資集團認識到這個項目的價值、內容、投資回報和企業角色,堅定了投資決心。另一方面讓政府明晰了區域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抓手,工作室就項目策劃方案從撫松縣、白山市、吉林省各廳局委辦處、到副省長、省長和省委書記進行了匯報,讓各級政府明晰了項目的價值和意義,取得了各級政府和領導的認可和支持。
到今天,萬達文化旅游的模具成功了,王健林也實現了商業地產開發商向文化產業發展商的轉型。長白山也成功了,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2013年全世界“必去”的46個最佳旅游地。一個項目撬動了一個片區的發展,一個項目實現了一個企業的跨越。
第二個案例:昔日的草根——華夏幸福基業
2006年,華夏幸福基業董事長在廊坊固安(北京正南方50公里片區,是北京傳統的蔬菜基地)感覺到商機,找到王老師,希望能實現政府和企業對接,做廊坊的區域發展戰略。工作室快速啟動對廊坊的研究之后,找到廊坊區域發展的突破點:吃北京的糧,下廊坊的金蛋。新上任的書記聽完匯報后非常認同,馬上告訴秘書長把三天以后要發布的執政綱領停下來,按照工作室的戰略思維重新梳理情況。在工作室的幫助下,華夏抓到了廊坊真正的破題點:打造產業運營商,以短(房地產)補長(產業運營商)。華夏幸福基業十年磨一劍,創造出今天華夏幸福基業的商業模式:產業地產運營商。而這一切都源于“兩場統籌”,工作室一方面給當時的廊坊做了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幫助政府找到了戰略方向和抓手,一方面幫助企業開創了商業模式,借勢借力尋求突破。
當一個機遇被抓住,是否能推動實現市場和官場有效地對接,把企業突破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地結合起來,這就叫“兩場統籌”。
所以,王志綱工作室一直被市場稱為“預警機,勘探隊,超級變壓器”。
第一,預警機——國家戰略的研判者。二十年來,工作室服務過除西藏和臺灣外所有的省份,從園區戰略到縣域、市域、省域、甚至是國家戰略,工作室服務了300多個城市地區。
第二,勘探隊——政企需求的挖掘者。真正把握政府和企業的需求,創造性的找到政府和企業的對接點,成為各自的抓手型項目。業務模式:政府請客,企業買單。
第三,超級變壓器——政企合作的整合者。作為民間研究機構,工作室既不依附于“官”也不依附于“商”,推崇獨立的“第三種生存”。其身份獨立、立場超脫、視角獨特、判斷客觀,真正的按照政府規則和市場規律來做事情。
工作室以兩場統籌的方法論,在二十年的過程當中成功的幫助上百個政府和區域解決了發展方向的問題,幫助了更多的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的問題。對草根民營企業家來說,永遠不要想著“逆天”,而要學會“等風來”,要學會兩場統籌和借勢借力。
老板一定要有“換位思維”,如何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既幫助政府解決問題,又能得到政府應有的支持,這是“兩場統籌”帶給老板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
第三、2014年的機會點在哪里?
剛才我講了工作室“兩場統籌”的基本方法和案例。接下來,我將向大家介紹,作為智綱智庫,作為一個研究機構,怎么看2014年真正的“勢”在哪里?機會點在哪里?
我們總結出來三個機會點:
第一,文化復興——城市再造。文化產業是國家戰略,“文化再造”是當前最大的社會工程。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韓流勢不可擋,當今天80、90后的人都在看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紳士的品格》、《繼承者們》的時候,韓國商品跟著文化產品進入了中國,這是一場文化侵略。當我們去探尋今天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根源,五千年深厚的傳統文化將是我們的制勝法寶,“文化再造”是當前最大的社會工程,隨著國家“建設人文城市”的提出,塑造城市特質,避免千城一面,給草根民企更多的想象空間。
第二,深化開放——熱點區域。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兩個很重要的戰略點,一個叫新型城鎮化,一個叫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開放已經從1.0的特區階段,到2.0以保稅區為載體的園區階段,再到3.0以自由貿易園區為標志的階段,從沿海開放,到沿邊開放,再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為重點的內陸開放。
第三,新型城鎮——特色突破。以前是大城市發展模式,已經形成了“兩橫三縱”的城鎮體系格局。下一個階段是新型城鎮化,而我們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推動力量將是產業運營商。以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產業運營將可能是民營企業發揮的大舞臺。
就上述三個機會點,我向大家介紹一些工作室正在策劃的熱點項目和很有價值的區域,希望能搭建起政府和民企之間的一座兩場統籌的橋梁,讓大家找到自己企業的機會點。
【Chapter1】:中國夢,文化復興
1、山東曲阜——構筑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文化元素的挖掘是非常有價值的東西,能挖掘出來,就將成為文化產業上新的戰略高點。文化標準的制定將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至高點。曲阜將成為中國對傳統文化元素挖掘和重塑的標桿區域。
2、江西景德鎮——重塑文化中國新名片。景德鎮所代表的元素和符號,是中國非常有意義的典型代表區域。工作室去年在這里策劃了一個項目,把指尖上的陶瓷藝術品和城市區域發展、企業發展真正對接。今天我們看到的城市名片將是下一輪城市再造和城市發展的切入點。
3、江蘇堰橋——傳承吳文化,再造新江南。不按周莊、同里、西塘等傳統水鄉發展模式,而是按照新興文化再造的方式所打造的水鄉新里——古堰新里。
4、陜西寶雞——設計西府文化新櫥窗。關中文化底蘊深厚,寶雞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非常重要的的文化節點。
【Chapter2】:大開放,熱點區域
1、向西開放,掘金絲路。絲綢之路是習主席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西北片區涉及到國家民族安全,經濟發展能源安全,以及重要的經濟通道,這是要啃的“骨頭”,所以這條綢帶上將是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片區,值得高度關注。這里面工作室認為有幾個點非常值得關注:內陸開放的試驗區——銀川,工作室做了整個寧夏黃河金岸和全域銀川的戰略,發現銀川的潛力巨大,機會眾多,現在正在幫助民營企業在銀川做世界穆斯林城、寧夏創業谷、永寧海子湖國際童玩公園等項目。
2、沿邊開放,跨境整合。2014年,我們有個很大的判斷:中國將走向經濟外交,尤其是周邊地區的經濟外交。這里特別提醒大家關注:黑龍江將打造中俄經濟合作的國家級戰略平臺;牡丹江打造綠色有機食品之都;新疆天山聯創打造總部基地。
3、省際開放,生態引領。以前都是沿海開放、沿邊開放,現在省際也要開放。北京、天津、河北,正在實現以政治推動的一體化過程,解決產業、城市群內部的分工,以及如何打造生態引領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工作室在省際邊區也正在開展一系列的區域探索:任丘——首都圈生態先鋒城市。全椒——長三角最后的耕讀人家,中國唯一交通樞紐縣,安徽對接長三角第一橋頭堡。遷安——首都圈里的大湖美景。
【Chapter3】:城鎮化,特色突破
1、休閑山海經。營口鲅魚圈——政府經營環境,企業經營市場。惠州大亞灣——三島一岸,新黃金海岸,以群島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湖南懷化西晃山——國家綠肺,長壽第一山。銅仁——梵天凈土,百里錦江。
2、農業大時代。襄陽——樊城都市農業產業園。普鑫集團打造的10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發展園區。海南羅牛山——瓊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海南、臺灣聯手打造的精品農業產業園區。
3、科技創新谷。成都——天府新谷。中國科技部唯一承認的民營經濟的孵化器。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蘇州工業園姊妹篇,中新國家合作新典范。
兩場統籌的核心: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時代是好的,需要有力量的人來開啟!
(編輯/運營部;錄音整理:曾念怡)
-----作者介紹:-----
黃 棟,智綱智庫資深研究員、王志綱工作室上海中心副總經理。
2005年進入工作室。主要負責城市與區域戰略咨詢、政府咨詢、企業戰略咨詢工作。曾擔綱:
遼寧大連全域戰略策劃案;
沈陽蘇家屯區域發展戰略策劃案;
寧夏沿黃城市帶策劃案;
萬達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戰略策劃案;
天津十方物流企業發展戰略策劃案;
寧夏銀川市全域銀川戰略策劃;
湖南省懷化市城市發展戰略;
黑龍江省牡丹江城市戰略策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