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智谷趨勢(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微信公眾號”之一)近期推出《干貨| 王志綱用7個新詞兒告訴你草根企業的春天要來了》一文,深度發掘了“2015草根春天大會”智綱智庫發布的無數干貨,引來點贊無數。今天小編特將此文原文刊出,與讀者一起來看看,作為最具影響力和洞察力的政經趨勢公眾號,智谷趨勢是如何看待這次“草根春天大會”的。
*源自:智谷趨勢研究中心 | 嚴九元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上千位“草根企業家”聚集在以民營經濟發源地著稱的小城佛山,由“智綱智庫”主辦的“草根春天大會”在此舉行。
“智綱智庫”是中國成立最早的民間戰略策劃機構,多年以來一直專注于城市與區域戰略、不動產項目策劃等領域。然而,在今年的“草根春天”大會上,創辦者王志綱和他的團隊卻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互聯網+”——這一點可謂既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
和互聯網上的“觀察家”們相比,王志綱的觀點,不是高屋建瓴的“改變世界”,而是更貼地氣,從草根視角出發,講草根企業們如何“向死而生”。兩天的大會有不少干貨,我們整理了7個“新詞兒”,幫你了解草根企業們在“互聯網+”時代的思索和實驗。
1草根法則
王志綱用“三次春風(1979年改革開放、1984年搞活經濟、1992年小平南巡)和一次龍卷風(高速城鎮化)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的幾次重大歷史機遇。而這幾次歷史機遇,都是在中國遭遇危機的大背景下“逼”出來的。中國草根崛起的“法則”就在于,日子難過的時候,才有機遇,變革都是被逼出來。變革,才有重生的機會。
十八大之后,中國的發展方式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所謂的“新常態”,正是草根企業尋求轉型突破的出路。企業家需要從以往“錯把偶然當必然,錯把泡沫當財富,錯把行情當能力,錯把老虎當大佬”的各種慣性中超越,回歸常識,回歸本質,回歸企業家精神,從產品、組織和商業模式等多個層面推動企業的變革與重生。
智谷趨勢點評:不變,一定會死,改變,有可能活。這樣的道理對一國如此,對企業也是一樣。每逢中國遭遇危機,人們往往會寄望于肉食者托底,但最后真正出來拯救世界的,卻往往是草根——也許歷史就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演。寒冬總比春天來得早,主動適應和需求改變者才有活路。
2三個重建
王志綱將“新常態”下中國面臨的“重建”總結為三個不同維度上的“重建”:”舊常態“是高速城市化的歷史過程中,政治規則大于市場規則的生態。而高速城市化結束后,“新常態”下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做得好就上去,做不好就掉下來。所以牽涉到三個重建,一個重建政治生態,包括官場的規則,包括反腐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時間。第二就是社會生態,包括道德水平,文化,價值觀等等。第三就是生態重建,自然生態的重建。這個重建過程,王志綱認為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轉型才能轉得過來。
智谷趨勢點評:重建會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也就意味著不是所有的“草根”都能看到將要到來的“春天”。政治生態的重建對應市場游戲的規則、社會生態的重建對應商業模式的規則、生態重建對應生產方式的規則。企業的重建不僅要適應中國的重建,而且要能堅持到重建完成的那一天。
3新商幫
轉型時期,民企天然的小、散、弱的特點,促使其在發展過程中多采取抱團手段,形成了或以地域鄉誼、或以行業協會、或以資本聯盟等方式聚合的各類商幫,但是實質性的東西很少,可以用“鄉里鄉親、互通有無、吃吃喝喝”來概括。而“新商幫”則以“頂層設計、產業升級、二次創業”為導向,有行業聯盟、市場聯盟、資金聯盟、技術聯盟四大組織形式。通過企業的聚合,推動企業乃至行業的升級、重建。
智谷趨勢點評:吃喝玩樂俱樂部的時代結束了,現在加入一個商會群體,要有更具體的目標和操作導向,要對企業產生實質性的助推力,把草根的力量聚合起來,就有可能產生化學反應。
4后服務
隨著當前產品過剩,消費者已經完成了從單純的產品訴求到以服務訴求為主導階段的轉變,目前很多產業正在步入“后服務時代”。王志綱認為,下一個三十年從“平臺為王”到“內容為王”。做服務行業、做餐飲、做保健養老產業的,未來都會找到發展空間。
智綱智庫認為,后服務目前存在4大機會點:汽車后服務、房地產后服務、制造業后服務、健康產業后服務。
智谷趨勢點評:“后服務”實際上是將市場上過剩的產能和資本配置到更細分、更長尾的市場空間中去,填補目前的市場空白。一方面,舊形態的產品市場需求趨于飽和,另一方面,新形態的服務市場則亟待挖掘。
5反向O2O
現在流行的“O2O”概念,一般指的是“線上to線下”,但是智綱智庫認為,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雙向對接,最有希望是傳統企業向線上的逆襲。現在已經有傳統企業通過反向O2O在線上獲得了成功。比如“良品鋪子”,它一開始做實體店在全國布了1400家門店,通過互聯網化改造,打通了500萬會員系統門店,為網點配送,結果他在線上的發力導致線下火爆。
接下來,互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互聯網+”是給傳統企業家準備的,先線下,后線上,可能成為許多草根企業的重建模式。
未來,社區服務、汽車服務、傳統餐飲、零售連鎖、大健康,是反向O2O的5個機會點。
智谷趨勢點評:草根的生長方式永遠是自下而上的,相比言必稱顛覆的“互聯網思維”,緊緊抓住手頭的優勢,也許是更加務實的方式。
6拼兒時代
中國當下成熟的民營企業家往往年齡集中于40-50歲,在管理、溝通、商業模式的漸近式創新能力上很強,他們是過去多年間草根企業崛起的重要推力。但是隨著這批企業家的身體、思想逐漸老化,對于中國民營企業界來說,現在到了至關重要的選擇接班人的歷史節點。民營企業要想以顛覆性創新實現企業轉變,必須要憑借“二代”企業家們的智慧與手腕。這在中國企業界,已經有一些正在發生的案例。
智谷趨勢點評:所以說,一般人“拼爹”,而草根企業需要“拼兒”,有個好兒子,對于民營企業的升級、重建、改造,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兒子,你的企業可能挨不到“春天”到來的時候。
7工業4.0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3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對于佛山南海這樣草根企業以制造業起家為主的區位,除了“互聯網+”的大勢所趨,制造業本身的改造升級也是必須突破的難關。
廣東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也在“草根春天大會”上表示,將緊跟工業4.0發展趨勢,成立華南機器人研究院,加快機器人推動應用,推動佛山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佛山制造業的升級,是整個中國制造業升級的縮影,也關系著李克強總理“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成敗。
智谷趨勢點評:與“逆向O2O”類似的,互聯網化與傳統行業并非截然矛盾,實體經濟永遠是經濟體的基礎所在。大部分草根企業會在接下來的轉型期中死掉,少部分會通過互聯網化存活下來,而真正能咬緊牙關跟上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節奏,實現突圍的,恐怕只有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