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片免费视频-a级片免费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95免费观看体验区视频|www.newcdi.com

王志綱工作室微信二維碼
王志綱工作室
微信號:wzggzswx
打造中國最好的戰略思想庫
智綱時空
王志綱:中國經濟迎來三十年高歌猛進之后最大的危機
王志綱工作室 2016/4/28

王志綱在武侯新城產業升級及區域發展高峰論壇講話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寒冬總比春天來得早,不變,一定會死,改變,則有可能活,企業只有業態創新、創造市場才有活路。——王志綱



李嘉誠“出逃”,超人也難賺到錢


前一段時間,媒體上炒得最熱的一個話題,就是“李嘉誠跑了”,圍繞這個話題,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問題不在于這個石頭,而在于千層浪,為什么會有千層浪這么大的關聯效應呢?因為今天的中國經濟迎來了幾十年高歌猛進之后最大的危機,連李嘉誠這樣的“老超人”在中國都難賺到錢了。近期我們接觸到的幾乎所有企業家都感到日子非常難熬,并且昨天習以為常的做法今天全部失效,不知道明天的奶酪在哪里?明天怎么玩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誰能夠看清、看懂、看透中國的未來,誰就能成為時代的寵兒,而那些“把偶然當必然,把行情當能力”的企業,只能在偶然中成功,在必然中失敗,從而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徹底消失。


轉折與變化:消費拉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之后30多年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出口拉動二十年,投資拉動十多年,現在中國正經歷新一輪的巨變,其引發的震動,不亞于三十多年前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那一場變革。


我們總說,過去中國能夠保持高速增長得益于出口拉動與投資拉動這兩駕馬車,但今天的中國,這兩個已經精疲力竭,動力不足了。


第一,靠傳統出口拉動已難以為繼。現在有一種說法說的很準確,“以前如果世界貿易增長10%,中國貿易就會增長30%,而現在世界貿易增長10%,中國貿易也會增長10%。”出口貿易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拉動力已越來越小。


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已不屬于中國,低端傳統制造業的冬天仍將持續,若不創新,是沒有出路的。 隨著“人口紅利”優勢逐步喪失、用工成本的不斷提升,中國傳統的貿易方式已成過眼云煙,傳統制造業也將逐步向東南亞、南亞轉移,這是大勢所趨,不是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實際上,出口仍在繼續,但玩法變了。不再是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而是高精尖產品,一定是那些能夠展現中國泱泱大國才能做的東西,如高鐵、核電等,高鐵在日本、法國雖然起步早,但現在他們根本打不過中國,因為只有在中國這個廣袤的大地上才有可能給高鐵產業留下充分施展、實驗的舞臺。


第二,投資拉動經過近十年的運行也疲態盡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后,4萬億投資計劃能夠讓中國這艘大船轟然快行,但現在,中國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已經修得差不多了,人們住的房子、用的家電、出行的交通工具等硬件設施也都過剩了,各級政府對于投資已經力不從心,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撒錢”了。


左起:銳理數據戰略研究中心總經理 郭潔,智綱智庫創始人 王志綱,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吳豐


所以,中國未來一定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前一段時間的幾個數據很有說服力,一是2014年中國家庭財富總值超過20萬億美元;二是中國的中產階級數量超過1億人。這說明著什么呢?說明中國出現了一個升級型需求的巨大“藍海市場”,而且他們對于產品將不在乎價格,更在乎服務及體驗。從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中產階級群體是現代服務業的消費主力,也是推動中高端服務業蓬勃發展的核心力量。而且現代服務業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產值占到各自GDP的70%以上,更重要的是這些服務業不是傳統的商業、運輸業等,而是高端現代服務業。


另外,李克強總理近期有個內部講話,講了一個不可思議但很有趣的現象,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就業增長率比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還要好。他得出的結論就是,大消費時代到來,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吸納了更多的就業人口。


中國拉動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已發生質的變化,消費拉動的巨大動能已經啟動并持續釋放能量,而消費拉動一定是“企業唱戲,政府搭臺”,未來企業將會擁有一個能讓自己盡情施展才華的舞臺,考驗企業內功的時候到了。


找不到坐標的企業注定是一場悲劇


前一陣國家統計局說今年前三季度經濟發展增長率接近7%,但據我判斷,能有5%實打實的增長就不錯了,意味著什么呢?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潮起總有潮落,今天中國所面臨的“新常態”,實質上就是一個轉折點。這些年因為職業的原因,我看了太多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摔在沙灘上”的畫面。未來的中國肯定會進入一個大洗牌、大調整的時代。而那些習慣了規模和速度的老板,若脫離不了昨日成功的慣性,必然充滿失落與迷茫、困頓與困惑,更找不到自己在中國未來發展中的坐標。


最近我做了一個調研,得出一個很令人驚訝的結論,企業家們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看法簡直是冰火兩重天,90%的人持悲觀態度,個個唉聲嘆氣,認為活不下去了,僅有10%的人持樂觀態度。


首先,地產圈出現“拼死不拼活”的怪象,前幾天國內一個地產大佬告訴我,說過去原以為像青島、大連這樣的城市,勝過很多二線省會城市,應該不愁市場,但現在房子根本賣不動。在這種大背景下,房地產界出現一種拼死心理。幾乎有實力的老板,全部殺回北上廣深,連碧桂園這樣一個,二十年如一日“以農村包圍城市”做城郊大盤,已經是上千億規模的企業,今年也專門成立大城市事業部,集中精力殺回北上廣深搶奪地盤。最后,幾千億上萬億元的資本回到這幾個一線城市,導致“僧多粥少”,從而地王頻現。


“與其等死,不如一塊去比死,看誰死得早。”這是地產大佬的真實想法。就像湖泊里只能停三艘船,但闖進來幾十艘,其他湖又沒有水,又不能離開,最后只能比內功,比誰先死掉。還有一個大佬說得比較直接,他說,“如果這個市場只能留下三個,我能成為第一最好,不行我就第二,如果只能留下一個,我就要成為那唯一的一個。”



其次,傳統制造業也舉步維艱。一個老板向我訴苦,說現在的制造業已哀鴻遍野,基本玩不下去了。我說,“像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已經不屬于中國,如果不去創新,還會死掉一批。”我記得十五年前廣東的用工成本僅600元/月左右,現在低于3000元/月根本招不到人,人力成本優勢沒有了,就逼得這些產業只好離開。還有一個更凄慘,一個老板說,這次股災把中國的中產階級消滅完了,他身邊一個朋友把自己的工廠賣掉,賺了12億元,正好股市暴漲,就把這12億元全部投進股市,短短一個半月全部賠光,而且類似的老板比比皆是。我聽完之后,給他講了一句話,“消滅的不是中產階級,而是土豪,這樣的老板本該消滅。” 做企業一定要堅守本份,千萬不能做投機取巧的事情。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每當經濟發展處于換擋期,總會有一批“迷茫彷徨者”,也會產生一群“時代弄潮兒”。關鍵看你怎么玩?


歌德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鳥兒。”如果企業對時代變了卻渾然不知,“找不到坐標”,仍固守老業與市場,或投機取巧,將來被拍在沙灘上的肯定是這些“找不到坐標”的企業。


危機即轉機,思路決定出路


我常說,“日子好過的時候,英雄都會變成狗熊,而真正的英雄都是在日子最難過的時候出現。”而且,我一直深信,只有在危機中錘煉出來的,才是真本領,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新常態”,對于沒有準備的企業來說,是無止境的“苦難”;而對于有準備的企業來說,卻是鑄就成功的最好機會。若要成功,必須從過去“短平快”思維中撤離出來,以打造百年老店的心態,對市場需求深度把握,以“匠人精神”提供讓市場驚喜的極致產品、服務及體驗。


企業發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下一步中國,不管愿不愿意,企業必須走業態創新、創造市場的道路,時刻準備為自己“換芯片”,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業態創新:平臺為王到內容為王


“沒有落后的行業,只有落后的企業。”過去傳統企業的產品及服務基本都是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本上都是“我生產什么,你就只能買什么”。而未來一定是“消費者需要什么,企業就要生產什么”。


因此,傳統制造業通過業態創新也會有明天。前兩年,我們幫助過重慶朝天門的一幫草根企業,他們主要做服裝批發零售,后來被電商打得七零八落。我們介入后,幫他們將傳統低端的服裝批發零售升級為集時裝設計、面輔料商貿、服裝加工、展覽展示到銷售的時尚產業集群,亮相后韓國、西班牙、意大利的時裝業都向這里聚集,現已成為重慶乃至中國服裝產業的一張王牌。


然而,消費者未來需要什么呢?我常說,現在的中國已進入“吃飽了撐的時代”。過去我們往往籠統地說消費,但實際上消費也有不同的階段,概括起來就是六個字“吃、住、行,游、養、娛”。而現在人的消費需求已發生180度的大轉變,上半場是“吃、住、行”,下半場是“游、養、娛”。我認為前三個屬于吃飽了的階段,后三個屬于“吃飽了撐的”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消費特點是什么呢?



第一,游就是旅游休閑度假。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人們熱衷于走出去游玩、游樂、旅居。而現在中國的旅游現狀還是“一邊捆著草,一邊餓著牛”,同時,傳統的觀光旅游也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未來休閑度假將大有所為。今年十一假期去旅游的人都知道,凡是好的旅游區,基本上是用麻袋裝錢。廣東長隆集團在珠海橫琴島打造的國際海洋度假區,一到周末就成為爸媽帶孩子非去不可的游玩目的地,每一個家庭平均消費高達五千多元,而且一票難求,硬生生地把香港迪士尼給打敗了,這就是當前中國的旅游消費。


第二,養就是養生養老養育。我把它叫做“大健康產業”,它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呢?從發達國家看,美國健康產業占GDP的比重超過15%,而中國的健康產業占GDP不到5%,說明中國“大健康產業”的未來不可小覷。由于過去經濟粗放發展,今天的水、空氣、食品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沉重的工作壓力,還有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我想中國未來十年家庭出現的最大問題將出現在 “大健康”上,這也是阿里巴巴、騰訊、谷歌、蘋果等大舉進軍“大健康產業”的原因。


第三,娛就是娛樂。包括體育、電影、演藝、手游等玩出來的產業,特別是隨著新生代的不斷崛起,玩法更加多樣,這是關于如何“快樂”的產業。像過去10年里,中國電影票房每年收入增長率都高于25%,而今年上半年更是高達50%左右,像我這樣的人,多年沒看電影,現在也跑去電影院了。宋城依靠一個千古情演出也可以做到上市。可以說,“快樂產業”蘊含著巨大的金礦。


未來與“游養娛”緊密相關的現代服務業將會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亮點與熱點,而且與中產階級關聯系數最高,都是為了提高生活、生命質量。


下一步的中國,任何企業要想有明天,平臺必須要有好的內容,平臺因內容而值錢,沒有好內容,平臺將一文不值。這就要求企業從開發思維轉換為整合思維,用新的商業模式把這些“游養娛”等內容引入到你的平臺,從而創造新的市場和新的價值。


萬達王健林向我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原來做萬達廣場的時候,公司一直盯著大百貨,電影院線只是其中的一個配菜,那時候10元錢一張影票,看電影的人也寥寥無幾,沒想到短短十年過去,人們突然瘋了似的,電影票100元錢一張也不嫌貴。后來就出現一個所謂的笑話,電影院線的估值是萬達用二十年打造的城市綜合體的若干倍,搞得那些做商業的人一頭霧水。問為什么?時代變了,內容高于平臺的時代到了,主菜變配菜,配菜變主菜。


今天的中國,對于企業來說不是沒有希望,只是玩法變了,而且路就在腳下,機會是永遠有的,但一定要業態創新、創造市場。如果一個企業不思進取,不圖求變,總是希望坐順風船,總是希望成為“風口上的豬”,我想摔的一定很慘。


創造市場:吃著碗里,盯著鍋里,看著田里



現在很多企業家只會“找市場”,或者是“跟市場”, 99%的企業家都是前面兩種,因為這種選擇沒有風險,其實真正優秀的企業都是“創造市場”。


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是我們幫助萬達研發的新模具,在座的如果有機會都可以去看一看,非常火爆,冬天可以去滑雪,夏天可以打高爾夫、避暑,一房難求。而正是這個項目為萬達創造了一個新市場、新天地,并不斷地復制,在全中國拓展出幾十個,包括武漢的中央文化區、青島的東方影都、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等。從而以文化旅游占據了一個時代、一個新的消費市場。



⊙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村滑雪場


我還是那句老話,只有知道昨天,才能了解明天。只有敏感于時代變化的端倪,準確把握時代的脈搏,善于“創造市場”,企業才能在未來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不能盲目創造,要善于“虎騎龍背”、“以時間換空間”。


企業不應拘泥于過去的存量市場,一是存量市場競爭激烈,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斷的升級,因此,應不斷在戰略上搶占先機,創造市場。如西雙版納過去一直以觀光旅游著稱,前幾年一個企業在我們的幫助下,打造了一個叫“告莊西雙景”的項目,深度糅合了西雙版納特有的傣泰文化,整合原有的“九塔十二寨”,創造了一個傣泰文化體驗式風情小鎮,為西雙版納的旅游開創了傣泰文化深度體驗的市場,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人能長時間地留下來,并成為全中國到西雙版納第一目的地及集散地。


道法自然,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