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跨進工作室的大門,是否已經意識到,自己選擇的不僅是一份職業,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項嶄新的團隊文化?如果你能順利融入這種生活方式和團隊文化,精彩紛呈的人生旅程將由此開啟,你將收獲一份與眾不同的人生財富,我們也將慶幸這個團隊從此又擁有了一份新生力量。
然而,你必須要清楚,道路在你腳下,取舍要靠自己。因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為什么是最好的時代?
因為它充滿機遇、空間無限、草長鶯飛、生機勃發。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去生活、去奮斗。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創造、去拼搏、去突破,什么樣的夢想都有可能實現。而在三十年前,人們幾乎沒有自我選擇的權力,一切都被那個特殊時代的大潮所裹挾,隨波逐流,聽天由命。與昨天相比,今天的中國已經實現了巨大的進步。
為什么又是“最壞的時代”?
因為它充滿誘惑、布滿陷阱、五色雜陳、亂花迷人。各種有形和無形的誤導,無時無刻不在剌激著蕓蕓眾生日益膨脹的欲望,人們再也無法保持知足常樂的平和、安貧樂道的超然。每個人都面臨種種壓力,人生的選擇變得異常艱難。這個時代,雖然賦予我們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天地,但也充滿著狂風暴雨、驚濤駭浪、急流險灘、暗礁鯊魚。稍不留神,就會折戟沉沙,灰飛煙滅。
那我們又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有些人的選擇是:短平快,風大隨風,雨大隨雨,什么賺錢多、賺錢快就做什么,炒股、炒樓、甚至搞傳銷,一輩子總是在投機。這些人短期內可能會賺一把,殊不知,這種人生就像永遠在斷頭公路上開車,其結果就是根本無從構筑自己的人生大廈,最終只剩下一堆殘磚爛瓦。
而另一類人的選擇可能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以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方式選擇人生、建構人生、實現人生。他們看重的不是短期效益,不是一時的薪水、福利;而是長遠的收益,尤其看重的是成長的價值、發展的空間、獨特的生命體驗。如果你屬于后者,工作室也許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在這里工作,不會有非常高的收入,而且還要經歷種種磨礪——千山萬水,千難萬阻,千辛萬苦。作為一家以“引領市場潮流、享受沖浪樂趣”為核心理念的戰略咨詢機構,工作室對每位員工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所以,在這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萬端事的艱苦征程中,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能獲得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獲得的人生歷練、成長價值和美好未來。
兩種選擇哪個更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全看你的價值取向——是短線思維還是長線思維。但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長線思維。就個人經驗而言,我能走到今天,全靠長線思維。大學畢業后,我沒有選擇政府機關,而是去了青燈黃卷的社科院做學問,三年的學者經歷是清貧的,但卻為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根底。進入新華社后,我沒有像有些記者那樣,靠寫豆腐塊文章、靠經營關系稿去掙工分、拿紅包,而是嘔心瀝血地撰寫重大題材稿件,這才有了馳騁萬里、風云際會、拜訪各路精英、把握中國大勢的機會,為以后的戰略策劃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但我也有過因短線思維而帶來的沉重教訓。那是在剛進大學之初,學校要求每個學生自選一門外語。看到日語里幾乎有一半漢字,為圖省心便貿然選擇,并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二十多年后,當我走向全球的時候,才突然發現,這個世界的話語權仍然由英語主宰。因為不通英語,而無法與全球許多高端人士直接溝通交流。只圖一時之便,留下終生遺憾。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一定要堅持長線思維。世界上沒有奇跡,只有專注和聚焦。長線思維就是把你的重大人生選擇放在幾十年、甚至一生的時空范圍內來審視、來把握、來謀劃,并長期專注、聚焦于這一人生目標,在日積月累的不斷疊加中,構筑起宏偉的人生大廈。
如果你的價值取向已經選擇了長線思維,那么接下來你還必須要清楚,工作室對每位員工的期望和要求,否則你將難以融入這個團隊的文化,難以尋覓到戰斗征程中那份獨特的生命體驗和幸福感覺。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面包涵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知之者”——這類人是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的求知者,但其求知行為僅僅是為了生存;第二重是“好之者”——這類人則是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的愛好者,其選擇不只是為了生存,還因為有一份愛好;第三重境界是“樂之者”——這類人則在某個行業、某個領域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其選擇不只是為了生存、也不只是為了愛好,更因為他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其樂無窮。
我希望,走進工作室的每一位員工都能由“知之者”、“好之者”盡快成為“樂之者”。
如果你是為稻粱謀,為衣食憂,知之者也許就夠了;但你如果要想在工作室求發展、求超越,則必須要成為好之者、樂之者。戰略策劃是“下地獄的活兒”,是挑戰智慧極限的工作,需要“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的膽識與學識。沒有以苦為樂、樂此不疲的良好心態,沒有毛澤東那種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的樂天精神,你將難以適應、難以持久,遑論做好這份工作,成為其中的優秀一員。
事實上,苦中求樂既是策劃工作的特點,更是策劃工作的最大魅力。這一點我個人深有體會,每年要乘坐一百多趟飛機,睡上百種不同的床鋪,吃幾百頓不同的飯菜,處理數百個不同的項目。對于常人而言,這難以承受,而我為什么能夠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因為我不僅熱愛這種生活方式,而且樂此不疲,其樂無窮,如果三天不出差,反而感到渾身不自在。就像大雁每年都要長途遷徙,就像雄鷹每天都要翱翔藍天,因為遷徙和翱翔已經成為它們生命的一部分。不僅我自己已經習慣了并且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而且工作室凡是能夠堅守下來的骨干也都深深打上了這種生命的烙印。
在別人看來十分辛苦的出差過程,我們卻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以美食家的心態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以藝術家的眼光觀賞當地的美景,以旅行家的心情體驗當地的特色文化。一個人如果能將求真、求善、求美、求樂有機地融為一體,便可以說是進入了人生至境。而工作室的每一位員工隨時都有可能走進這樣的境界,只要你有正確的心態,苦中求樂的精神。這也正是工作室一批骨干人員能夠拒絕誘惑、堅守下來的根本原因。
我還想特別提醒你的是,不要奢望命運永遠公平,盡管工作室是一個非常單純的機構,你也可能遭遇暫時的誤解或委屈。但我同樣要告訴你,命運終究是公平的,你的真誠、你的才華、你的付出必將在這里開花結果,得到應有的回報。當你的價值被低估時,請不要沮喪,要相信終有厚積薄發的一天;當你的價值被高估時,也千萬不要得意忘形,因為泡沫終歸是要破滅的。
由“知之者”入“好之者”,由“好之者”成“樂之者”,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都有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新員工,你還必須要知道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盡快地融入這個團隊。
我的建議是,你需要跨越三個臺階:第一個臺階,讓別人接受你;第二個臺階,讓別人喜歡你;第三個臺階,讓別人離不開你。接受你,你才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喜歡你,別人才會把更多的機會和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最后,因為你有了核心的能力人家才會離不開你,這時候你的舞臺就會更加廣闊。
怎么讓人接受你?除了你的實力,你的真誠,關鍵是要放低身段、謙虛做人。
怎么讓人喜歡你?既要善于和同事們打成一片、協同作戰,更要不怕吃虧,樂于奉獻。
怎么讓人離不開你?一是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二是要修煉自己的核心能力,逐漸使自己成為整個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成為某個方面、某個領域獨一無二的行家里手。
要跨越這三個臺階而進入“樂之者”的人生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策劃人還必須要有一點精神。
任何一家機構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學,在工作室的生存哲學中尤其需要如下三種精神:一是韌性精神。戰略策劃是“下地獄的活兒,是挑戰智慧極限的活兒”,在工作中不但要經歷種種艱辛和磨礪,還要面對種種誘惑與誤導。這時,策劃人應該像一個永不停歇的堅韌行者,對未來要充滿探險者的挑戰欲望和燃燒激情,永遠渴望新的高度,永遠追求無人涉足的風景。就像西天取經的孫行者那樣,經過千山萬水,經歷千難萬險,始終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如果沒有求取真經的韌性和定力你注定是走不遠的。
二是學習精神。戰略策劃工作,就是一個縱橫官、產、學,打通學、術、道的過程。橫向要打通相關學科,縱向要貫通歷史進程;要在“大”(即宏觀世界)與“小”(即微觀系統)之間搭建橋梁、構筑平臺、整合要素。這期間,要求策劃人必須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消化能力,而要臻于優秀則必須博曉古今,學貫中西。
三是創新精神。十幾年來,工作室為什么能夠一直“引領時代潮流,享受沖浪樂趣”,靠的正是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這里面包含三個層次,普通員工至少要有創意能力;項目經理必須具備突破能力;總監層面則要達到顛覆能力。工作室的每位員工都必須要具備與其角色定位相適應的創新能力,必須時時注重提升創新能力,永遠保持強烈的創新沖動。只有這樣,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感謝這個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使選擇人生道路成為可能,因而生涯是可以規劃的。但也請你牢記,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對每一位新員工來說,包括理論準備、資源準備和實踐準備。在工作室的這個大舞臺上,如果你能找準社會趨勢和規律的大方向,并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喜好,做出與之相吻合的人生規劃,就可以“人人皆舜堯”,活得更加豐富多彩,既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又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