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中國機遇——世界上最后一道盛宴。
012 瞬間決定命運,只有少數人能敏銳地把握轉瞬即逝的機遇,從而成為贏家,甚至成就百年基業。
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決定其命運的往往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關鍵瞬間而已,但真正能抓住這幾個瞬間的只有少數人。一座城市、一家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當戰略轉折點光來臨時,一旦敏銳地把握轉瞬即逝的機遇,就可能成為贏家,甚至成就百年基業。
013 能否抓住歷史契機,決定戰略策劃成敗
昆明世博會策劃的成功就在于抓住了一個歷史性的契機——中國旅游爆發的臨界點,以世博會為杠桿撬動云南旅游板塊,使云南這只丑小鴨,通過世博會的成功運作搖身變成白天鵝,在短時間內成為位列中國前三位的旅游大省;并幫助云南加速產業轉型,提前五年實現騰飛。
014 昨天,市場經濟的無序和示范造就了許許多多靠投機一夜暴富的老板;今天,市場經濟的有序和規范,亦將消滅成千上萬把偶然當必然的投機者。
015 這是一個資訊時代,不是一個美文時代;是一個編輯時代,不是一個記者時代;是一個整合為王的時代,不是一個專家至上的時代。
016 沒有文化支撐的崛起只能是短暫的崛起,沒有文化底蘊的強大只能是脆弱的強大。
今天,我們必須跨越一條楚河漢界——從歐風美雨的籠罩下,從囫圇吞棗式向西方的學習中,回歸本位、回歸自我,就是回歸到五千年長河的中華文化中去尋找我們的自信、我們的哲學、我們的智慧。
017 在古老中國千古一遇的城市化浪潮中,地方首腦必須學會從船老大變為船長。如果說原來的市長們是在河流里行船,只要憑借經驗和直覺就可以順利航行的話,那么當船只突然經過入海口來到浩瀚的太平洋上,市長就必須認識潮漲潮落的自然規律,學會看羅盤,看風向,看天氣,了解洋流的走向,并且掌握嫻熟的航海技術。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二十年,幾乎整個中國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很多重大決策都是憑感覺、拍腦袋的產物。在這個時候講戰略,人們認為是虛的、空的、于事無補的。今天,當整個中國,從江河走向大海的時候,再用昨天船老大式的憑直覺、憑經驗的方式,靠左邊一個村莊、右面一個山頭來定位、行船已經不管用了。面對茫茫大海,那些掌握一家企業或一座城市命運的當家人,必須從船老大變成船長。必須了解東經、西經、南緯、北緯,必須了解我從哪里來,今天在哪里,明天要向哪里去。必須依仗航海圖,必須依仗羅盤或全球定位系統,才可能取得成功。
018 做企業如同沖浪,抓住一次機遇就可能沖上一個高度。但這并意味你永遠站在這個高度上,這只是一個瞬間,并不代表你的未來。老板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不是你自己有多么高明,而是時代浪潮(具體可能是一次市場機遇、一輪產業高潮)把你推到這個高度。
019 一個老板要想成為常青樹,不在于一時一地的招術,而在于與時俱進、不斷沖浪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