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王志綱何以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說到底靠的是思想,睿智犀利的思想。怎樣才能最直捷、最集中地感悟他的思想呢?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這本剛剛出版的《財智論語》。正如王志綱老師自己所說:“這本書(即《財智論語》濃縮了我二十年來的思想精華。正如一碗由無數黃豆磨成的豆漿,經過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加工,細細品來一定別有一番滋味”。現選登部分章節,以饗各位博友。
早在一個世紀前梁啟超就曾預言,20世紀是沒有英雄的世紀,因為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并稱之為“真文明”。當歷史的車輪已經駛入21世紀,當時下所有的人都在嘗試一種新選擇的時候,這就預示著時代要改變了,一個真正的文明時代終于到來了。就像觀察一個因加入新元素而發生著劇烈化學反應的燒瓶一樣,王志綱慶幸自己趕上了這個千年未遇的大變局,從而能置身其中去感受和認識時代的風貌。
001 作為一個在市場經濟的海洋里游弋了十幾年的知識分子,我深深感到,我們的確遭遇了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正所謂數千年未遇之大變局,就像萬里黃河,經過歷史的九曲十八彎,到了秦晉高原,突然遇見了壺口,瀑布奔騰直下三千尺,挾泥裹沙,氣勢磅礴。
中國歷史的發展長期處在一個量變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就文化和精神層面而言,真正能夠跟今天相媲美的時代只有一次,就是群星燦爛的春秋戰國時代。相比起春秋戰國這個高峰,可以說幾千年以降,大都是平緩的河流,都是一種傳承,但今天我們終于有機會又遇到了一個黃河壺口,也就是中國從一個封閉的社會走向了開放的社會,從一個物質極其匱乏和短缺的社會走向了一個相對富裕的社會,從一個幾乎只能夠縱向的傳承文明到了一個像喇叭口一樣交融互動的八面來風的新時代。正是在這個大交匯、大沖突、大整合的背景下,終于孕育出了一個新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中華文明的復興時代到來了!
002 我們正進入財智時代。為什么叫“財智時代”呢?我認為,“財智時代”是相對于西方“知識經濟時代”的中國化的解讀方式。今天的中國既非純粹的知識經濟時代,也不同于往昔財為主智為仆的所謂財富時代,而是一個財智平等、以財求智、以智生財、財智相融的特別時代——財智時代。
站在歷史的壺口瀑布上,我們越來越看到兩股力量的強大,一個是財富,一個是智慧。這二者的聯姻、碰撞、交融,共同演奏出一闕動人心魄的交響樂。
由此決定,今天的中國既非純粹的知識經濟時代,也不同于往昔財為主智為仆的所謂財富時代,而是一個財智平等、以財求智、以智生財、財智相融的特別時代。財富,是勞動者創造的,但它本身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巨大力量。而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超越式的進步,智慧就成了推動經濟發展的另一個巨大力量。兩者只有相互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正是財智時代的到來,知識分子才可能從仆傭變成了主人,才可能在市場化的狀態下找到新的感覺,以完全平等的方式與企業家同頻合拍,共同推進社會進步。

知識分子從仆傭變成主人-高岱漫畫
003 西方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古老的中國卻像一條穿越時空隧道的巨龍,龍頭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龍身在工業經濟的浪潮中翻騰,而龍尾還深深地扎在農業文明的泥土之中。
西方社會的發展過程從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再到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前后繼起的過程,盡管這個節奏在不斷縮短。但今天的中國卻是三種文明同時交織轉換,由此不知將給我們帶來多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歌德巴赫猜想。
004 任何一個市場化過程,包括我們講的以IT行業和網絡經濟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時代,都必須有兩翼。如果說知識經濟是一個中心,那么它必須有兩翼,一翼是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開發,另一翼是將科學技術的成果市場化。只有這兩翼平衡,這只大鳥才會飛得更高、更遠。就網絡經濟而言,我們現在更缺的是市場化這一翼。
這是1999年8月王志綱在中國知識經濟論壇上的演講中的一段話,當時中國正狂熱地掀起一股網絡大潮,網絡為王,技術和網絡精英們歡呼“知本家”時代的到來,這時王志綱提出對當時網絡經濟的看法。
005 西方的解剖刀難解中國之謎,時代呼喚東方智慧的復興。
西方人看中國常常會犯盲人摸象的錯誤,當他們來到沿海中國時,會驚異于中國為什么還是發展中國家?而當他們來到西部中國時,又為這里的貧瘠和荒涼而感到震驚。而那些言必稱希臘的學者們,當他們用西方的理論處理一些已經成型的領域時,的確能發揮作用,但如果是面對一個混沌迷離的局面和難題時,那把來自西方的外科手術刀就難免弄巧成拙了。但這些難題總要有人去解決。既然西方沒有現成的答案,現有的理論家們也解答不清楚,而社會又在急劇變化,成千上萬的人們急需尋找坐標,確定方位,面對一個個前所未有、錯綜復雜的時代命題,時代呼喚東方智慧和中國式戰略的復興。
006 高速公路上奔馳轎車拉土豆——中國文化信息產業的尷尬

當今中國的文化信息產業,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用奔馳轎車拉土豆:車是好車,路是好路,但沒好東西可拉。如何使我們的文化信息更有含金量,能使信息高速公路和一流的硬件設備與信息內容本身相匹配,相得益彰,那么我們的知識經濟就會更上一個新臺階。而這恰是文化信息產業目前最大的困惑。
007 比爾·蓋茨不僅是軟件天才,更是一個商業魔鬼。
比爾·蓋茨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典范。他的成功憑什么?有人說他是網絡天才,有人說他是軟件之神,我認為他更是商業魔鬼。正是這種商業才能讓他敏銳地洞悉市場潮流,并用有效的市場手段去整合。而這恰恰是中國目前最缺乏的。如果這個環節不解決,再好的東西也只能束之高閣。

蓋茨憑什么-高岱漫畫
008 市場經濟是解放人、釋放人的經濟。市場大潮中最好的生存方式和發展方式就是創新,因為只有創新,老板們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只有創新,文化工作者能夠獲得新的空間和平臺。
009 市場經濟不僅是對一個停滯僵化時代的揚棄,也不只是繁榮與活力的獲得,市場經濟還意味著失落、躁動、困惑——伴隨社會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我們習慣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甚至因襲了數千年的傳統意識,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震撼。
010 效益與公平——永遠是個蹺蹺板
市場經濟是效益優先,重效益、輕公平;而過去中國的計劃經濟是只講公平,不講效益,最后險些被開除球籍。這兩者的矛盾是人類社會永恒的難題,永遠是個蹺蹺板,作為政治家偉大與否,就看如何在這兩者之間保持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