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是中國農村人口最多的省,國家級貧困縣數量全國第九,可以說河南的“三農”問題是全國“三農”問題的“樣板間”,河南縣域經濟突破在全國具有普適價值。
延津作為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匹黑馬,2012到2017五年時間,在河南108個縣中的排名從末尾的102位飆升至26位。
昔日黃河故道,今日興業綠洲。縣域經濟黑馬到底如何養成?
中國人的主食基本可分為米飯和面條兩大派系。說起中國農業的功勛人物,繞不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為他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讓中國人吃飽了,也在中國水稻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誰有資格載入中國小麥史呢?延津小麥無出其右。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產麥國,每年卻要進口小麥300萬噸,全因高檔面包需要強筋小麥,但市場上這種小麥品種少之又少。延津小麥具有粗蛋白與濕面筋含量高、沉降值適中、易于加工等優點,經測定,品質指標明顯優于加拿大小麥和美國小麥,用延津小麥生產的面粉可替代部分進口面粉,甚至出口。
2002年冬天,5000噸延津優質強筋小麥被裝船運往印度尼西亞,實現了中國食用小麥出口的“破冰”。延津小麥還曾創下五個第一:全國第一家注冊原糧商標、第一家實現大宗農作物產業化經營、第一家制定地方生產標準、第一家創立小麥中介服務組織、第一家實現小麥期貨經營。
獨特的土壤孕育了延津小麥。從五代到明中后期,黃河改道頻繁,26次大改道中影響延津的就有13次之多,也賦予了延津獨一無二的土地——蒙金地。這種土壤底層是黏土,上層是沙土和黏土的聯合土壤,底層的黏土密實,保水保肥,而上層土壤相對松軟,非常適合小麥扎根、生長和農民耕種。除了延津小麥,這種土壤還出產擁有國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延津菠菜”、曾直貢皇家的胡蘿卜和“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藥黑豆。
用延津小麥手工打造的延津火燒是河南一絕,吸引著四方食客,早在2015年上合總理峰會來鄭州時就作為20道河南風味小吃之一推薦給各國政要。麥田地里出金蟲,延津“蛐蛐兒”全國有名,每年旺季蟋蟀大軍涌入延津,僅一個月就可讓村民增收四五萬。
從小麥生產到小麥經濟,延津模式日趨成熟。“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新鄉,新鄉小麥看延津”,延津打造的“中國第一麥”品牌價值已達17.5億;與貴州茅臺集團共建2萬畝有機小麥基地,讓國酒茅臺釀入了延津成分;與國內掛面龍頭湖南克明面業攜手十余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掛面生產基地,在全國各大商超買到的克明掛面也許就產自延津。
如今,延津已形成以小麥為頭雁、以“面粉—面條—面點—速凍食品”和“白酒—包裝—印刷—物流”產業鏈為兩翼的“雁陣”發展布局,兩個集群產值達到200億元,順利躋身“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
難以想象中國文壇離開像莫言、陳忠實、劉震云等鄉土文學大家將會怎樣。有多少人知道高密是因為莫言,知道白鹿原是因為陳忠實,知道延津是因為劉震云。莫言得獎之后,高密建了莫言紅高粱影視基地,成為在外奔波的山東兒女回鄉必去的打卡圣地。影視基地自建成以來,每逢假期日均接待游客達萬余人次。
陳忠實筆下渭河邊白鹿原的故事,現已改編成電視劇、電影、舞臺劇、話劇,為世人所知。秦嶺下的藍田縣意識到這個價值,把陳忠實寫的故事落實,用“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倉”將其打造成白鹿原故事的發生地、體驗地,旅游業瞬間火爆,2016年接待游客16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6%和648%,實現跨越式增長。
劉震云是現今很高產的作家。被人戲稱“在文學界,影視編劇最棒;在影視編劇界,文章寫的最好”。《手機》、《我不是潘金蓮》、《溫故一九四二》、《一地雞毛》、《一句頂一萬句》等皆出自他手。劉震云的作品,發行天下,能讓13億中國人理解和接受,說明他所描述的家鄉生活接地氣,這就是延津的價值和意義。讀了劉震云作品的人,都說劉震云幽默,但他卻說“其實,我是延津最不幽默的人。到了延津,你才知道什么叫幽默” 。
這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小城,面朝黃河,背靠太行。歷史上,黃河無數次在這里決口,黃河水一來,人們就四處逃荒。日子久了,延津人被逼出一種說走就走的樂觀性格,這里的人愛唱大平調、二夾弦,哪怕生活過的再苦,也能找出樂子來。
吃飽了撐的時代,“面朝黃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被機械化的農機作業代替,“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不再受地域限制劃分得那么絕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描述的田園農耕生活方式日漸讓人魂牽夢繞。新的“上山下鄉”運動興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風口正盛。通過大數據推演預測,未來中國鄉村旅游熱還將持續10年以上,2025年達到近30億人次。
河南是農業大省,自古便有“天地之中”的美譽,前幾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天地之中”這個大獎頒給了河南。“天地之中”是地理區位象征,是建筑群落象征,更是河南的文化IP。天地之中的核心精華是以河南為代表、農耕文明時期的人類智慧,是我們老祖宗認識這個世界和自然的工具手段,包括天文歷法、24節氣、天干地支、易經八卦等。
下一步的河南,除了要繼續做硬性的東西,還要做柔性的東西,找一個解讀古老中國農耕文明的載體,展現千年農耕文明沉淀所形成的文化、藝術、生活方式。我們相信,全世界都會跑過來旅游。
劉震云的作品能打動人,因為他展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經歷的故事,是我們的鄉愁和回憶,包括我們吃的面食、喝的羊湯和地方戲劇戲曲等。延津可謂是自帶流量,又經過 “中國第一麥”的品牌積累,下一步以全域旅游為突破抓手,采用創造市場的思維,把“天地之中”變成看得見、摸得著、可體驗的產品,實現“農耕文明看延津”也就不遠了。
延津得名于黃河渡口,自古以來就是重要貨物集散地和軍事要塞,自春秋封邑起就是群雄必爭之地,吳起屯兵、蒙驁伐魏、曹操“火燒烏巢”、黃巢大戰李克用、岳飛胙城戰金兵……決定中華命運的戰役一次次在延津大地上演。時至今日,隨著“米字型”高鐵網絡的成熟,以鄭州為中心的高鐵3小時經濟圈將覆蓋方圓1000公里內的城市,近7.9億人口。以延津為中心500公里內也將覆蓋近3億人口。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華僑城、恒大、海昌、華強方特、華誼兄弟等旅游巨頭紛紛重金布局大鄭州都市圈:投資1000億的童世界、投資500億的華僑文旅新城、投資240億的中原規模最大科技主題樂園群、投資180億的中國首個《只有河南》演藝主題公園……旅游版的“逐鹿中原”正在上演。
經智綱智庫延津項目組精心策劃,延津將形成以下三大“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對外招商:
招商項目Ⅰ
黃河故道森林小鎮
以延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萬畝槐林為基礎,創新森林玩法,從“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展示中原農耕文明,打造集智慧鄉村旅游集散、劉震云文化體驗、森林主題游樂、康養生態居住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平原森林小鎮。作為延津融入新鄉大東區的啟動區,承接鄭州大都市區生態旅游休閑功能,成為新鄉東部鄉村旅游樞紐和田園康養新示范。
招商項目Ⅱ
黃河古渡水鎮
依托黃河故道濕地自然保護區,進行生態保護型開發,打造集“水上詩經花海”主題觀光、“蟋蟀共和國”牧場休閑、“美容泥巴”溫泉游樂、田園戶外運動等為一體的家庭休閑度假目的地。吸引鄭州大都市區巨大的家庭親子旅游市場,感受中原“羊角村”的魅力。
招商項目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