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夜幕時分。
廣州番禺星河灣酒店燈火通明,人潮涌動。酒店門口整齊停泊的車輛基本都是奔馳、寶馬、路虎、保時捷,亦不乏賓利、邁巴赫和勞斯萊斯,身著盛裝的人們魚貫進入宴會大廳。
這是一場精心安排的生日晚宴。
壽星是黃文仔——星河灣地產的董事長,這位打造了“中國地產勞斯萊斯”的“老貴族”,迎來了他的六十大壽。
十多年來,黃文仔每年都會邀請王志綱參加其生日宴會。對于秉持“第三種生存”立場,注重知識分子獨立人格的王志綱來說,一直盡量避免攙和合作方的私人事務,類似這樣的活動他極少出席。但這一次與往年不同,黃文仔幾次三番親自打來電話,十分懇切,讓王志綱一定要去,再加上這又是他的六十大壽,實在是盛情難卻。
進入熟悉的酒店大門,王志綱思緒卻不禁飛回14年前。
1999年10月,王志綱接受黃文仔的邀約,前去考察一塊位于廣州番禺北部、面積約1200畝的土地,那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王志綱與黃文仔考察珠江邊地塊
一片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凹凸不平的泥洼地上停著一輛勞斯萊斯。王志綱的車剛到,勞斯萊斯里就下來一位個頭不高,但兩眼有神的“老貴族“。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锃亮的皮鞋,不顧滿地泥漿,跑上前來一把握住司機的手說:“王老師啊,終于把你給盼來了!”
原來,黃文仔看到走在前面的大胡子司機,頗為英氣又有點藝術家味道,便誤認成是王志綱,鬧了一出無傷大雅的笑話。
后來在王志綱工作室的一次年會上,黃文仔不請自到,還發表了即興演講,回憶起當年那個難忘的場景:“五年前,星河灣還是一片農田。一天中午,有個老貴族和一個農民在這里熱烈握手。就在一片農田上,農民指點江山,老貴族洗耳恭聽,于是有了今天的星河灣”。
因為初次和黃文仔見面的那天中午,王志綱剛打完高爾夫球,曬得黑黑的,頭發也沒打理,穿的衣服也很隨便,所以黃文仔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像個農民”。
黃文仔第一次見到王志綱,開門見山就說:“王老師,我在商海里折騰了很多年,現在家大、業大,也算是有些成績。這些年我看碧桂園、奧林匹克花園發展得很快,仔細觀察,背后都有你們的功勞。這次拿到這塊地,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你們合作,共同打好這一仗。”
王志綱已經過多方了解,深信黃文仔就是那種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業內火車頭的商界黑馬,他對黃文仔堅決地說:“黃老板,你是最優秀的鮑魚師傅,不需要做滿漢全席,精致特色就是美,要做就要為中國地產做好一道主菜!”
轉眼間,14年過去了,當年的農田和荒地上已是一片繁華。
王志綱步入金碧輝煌的星河灣酒店二樓宴會廳,在門口迎賓的黃文仔立即快步迎上,熱烈地握住他的手,“王老師,您能來,我太高興了”。黃文仔還是那副老貴族派頭,西裝筆挺,皮鞋锃亮,外表一絲不茍,或許是常打網球的原因,六十歲的人了,身體仍和年輕人一樣硬朗。
黃文仔
時間,可以成就很多東西,也可以改變很多東西。
14年間,黃文仔的星河灣在華南板塊大獲全勝,又進軍北京、上海,甚至澳門,事業版圖日漸擴大。不變的是,王志綱和黃文仔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
和往年黃文仔的生日宴一樣,依舊是冠蓋如云。官學紳商,鴻儒巨賈,各界名流,都齊聚于一堂。
平時見慣各種大場面,也深知黃文仔在業界的影響力和人緣,對于這一天的高朋滿座本已有心理準備,但當王志綱走進主宴會廳旁邊的貴賓廳時,還是有些驚訝,這次真的不一樣——雅居樂陳卓林、祈福彭磷基、香江劉志強、合生朱孟依、碧桂園楊國強,竟然悉數在場。14年前,曾經鏖戰華南板塊的“八大金剛”,今天有六位都坐在這個屋子里。此外,華南幾大地產集團的掌門人:恒大許家印、富力李思廉、海印邵建明、敏捷譚炳照、合景泰富孔健岷、時代岑釗雄等,也悉數到場。
粵派地產大佬,你能認出幾個?
熟悉華南地產圈的人都知道,這些大佬,平時有兩三位聚集在一起,都要非常難得的機遇,并且足以引起一大堆的話題。黃文仔私人的生日宴會,竟然變成了廣州地產圈頂級大佬們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聚會,乃至一個可以被載入地產江湖史冊的行業盛會——沒想到黃文仔的生日宴會會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對王志綱來說,這也是一次意外的邂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東企業家大多行事低調,崇尚實力,明星意識淡薄。對他們來說拋頭露面的事情基本避之則吉。
這些叱咤風云、雄踞一方的大佬,今天為什么都坐在這里?甚至連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朱孟依和楊國強都來了。
貴賓廳中就坐的地產大佬,大都是中國房地產影響力人物榜、地產富豪榜上的常客。他們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在房地產界呼風喚雨。這場盛宴,聚集的財富當量著實令人震驚。不用怎么估算都知道,這幫人加在一起,手中掌握及可以調動的財富,應不止千億級別。
而這個人群所擁有和掌握的數千億財富,僅僅是最近這短短的30年,尤其是最近20年來積累起來的。以個體身份來講,他們當年大多身處體制外,基本算不上社會主流,然而,就是這樣一幫當年的邊緣人,成為近20年中國締造的財富盛宴上最大受益者,也是如今最風光的一幫人。
中國的房地產業,在造就了這么一批富人的時候,其實也改變了中國的人居環境,改變了中國的城市,改變了人們的心態和消費行為,改變了整個社會。這種改變因其波瀾壯闊、影響深遠,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今天,就在這與會的十多個人身上,有代表性地濃縮了整個中國天地之巨變。而作為一個大時代的當事人、見證者和觀察者,王志綱身處這個大佬云集的貴賓廳,一種歷史滄桑感油然而生。
2000-06星河灣項目會
14年前,就在這片當時的荒地上,王志綱給華南板塊上這個并不顯眼的房地產項目定下三個目標:第一,品質要超過香港;第二,品牌要走向全國;第三,要成為中國房地產的“樣板房”。
彈指一揮間,今天再回頭來看當初的目標,星河灣稱得上是超額達成。二十年間,在王志綱的策劃生涯中,在中國這片神奇的熱土上,這樣的故事一再上演。
那不是楊國強么?二十年前,他和王志綱里程碑式的經典合作案例至今仍膾炙人口。
20年后王志綱與楊國強再次見面
1993年,楊國強還是北滘建筑工程公司經理——通俗點說,就是包工頭。1993年下半年,中央進行房地產調控, 他墊資建造的別墅項目“碧桂園”,成了“珠三角”乃至全中國最大的爛尾樓盤。之前的開發商拿房子抵工程款,他只好被迫由建房的包工頭轉型為賣房的開發商。擔綱伊始,他立即請來王志綱做總策劃,并由此開始了前后近三年的合作,最后成就了一個財智雙贏的碧桂園神話。
2007年,碧桂園在香港上市,成為繼合生、富力、雅居樂之后在香港上市的又一廣東房企。而楊國強也由當初的包工頭,成為千億市值公司的掌門人,并一度成為中國大陸的新首富。這條所向披靡的“過江龍”,最近已將其地產版圖擴張到了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
現在,這兩位創造經典的合作者又見面了。
1994-碧桂園項目-王志綱與碧桂園老板楊國強
楊國強帶著有些意外的神情,把王志綱渾身上下打量了好幾遍,才開始長一句短一句地噓寒問暖,“哇,頭發都白了,我們都老了……身體還好吧?現在孩子們都在做什么?……”曾經合作中的風風雨雨,都隨著時間煙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是“英雄惜英雄”般的相重與相惜,以及故人久別重逢后,“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般的欣喜與淡然。
這時,合生的老板朱孟依,也來到王志綱身邊落座,把他的思緒從十幾年前重新拉回到宴會廳。
朱孟依外表看上去還是十多年前的老樣子,像一位沉默寡言的農民。和楊國強經歷相似,他也是廣東的貧苦農村家庭出身,后來做包工頭起家,最后進入房地產業,縱橫中國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