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保護與舊城改造,一直以來都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兩難命題。究竟是“拆”還是“保”,兩者之間如何平衡才能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在中國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今天,妥善解決這一對矛盾便顯得尤為迫在眉睫。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戰略策劃專家王志綱。王志綱認為,在付出巨大代價后,今天中國終于迎來了一個“全民自覺”的時代,此時的舊城保護也總算有了經濟社會基礎,如果能找到一個合適的運營模式,中國將有可能迎來一個“新古典主義時代”。
一、從“梁陳方案”到“全民自覺”
這種觀念終于從梁、陳和少數知識精英的微弱呼號,變成了一種大眾的自覺和意識。而全民自覺的核心、源動力,仍是以商業為驅動。
提起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發展,首先很自然就會想到長期以來關于“梁陳方案”的爭議。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陳占祥先生共同對新中國首都北京做了一套規劃方案,核心觀點包括把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以避免對北京古城進行大規模拆遷等。眾所周知,這套方案沒有被采納,但這件事也幾乎成了一段歷史公案,人們一直在討論。
現在回過頭以歷史的眼光看,人們多是肯定“梁陳方案”,批判當時的決策者。甚至有很多知識分子認為,如果當時保留了北京城的一切,那么北京現在的文化遺產就相當了不起了。
這只是學者的一家之言。其實任何社會的發展,都有個小道理服從大道理的過程。如果按照很多學者的觀點,真的把老北京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那除非中國社會停滯不前,除非繼續保持農耕文明,除非繼續是封建社會。所謂存在決定意識,屁股指揮腦袋,物質決定精神,任何一個城市形態和居住形態,都是跟它特定的經濟形態、意識形態和生產力方式是結合在一起的。
比如當初的北京,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駱駝、馬、三輪車,還有少數汽車。記得看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里面有兩個細節就很有意思:溥儀在宮里學騎自行車,因為到處是門檻不方便,他就逼著太監們砍門檻,這在當時看來是大逆不道的事啊。還有就是學人家趕時尚,在天津要坐汽車。
這就是當時的情景。所以我們現在不能一味地指責當時的統治者是多么地狂妄無邊,要考慮到進城后社會和國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老北京是不符合一個首都或者說高速發展的新中國的雄心愿望和功能的。
因此,“梁陳方案”從理論上、從學術上來說,非常可取,非常有價值,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的確是會有一些問題。沒辦法,它最后只能讓路于政治人物的大拆大建。
但是由于當時城市化的速度很慢,舊城改造的破壞還不是很大,只是到了后來,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就變成了一個悲哀的、野蠻生長的過程。不光是北京,全國都一樣:所有的文物保護在金錢、利潤面前,在人們的急功近利面前,都成了犧牲品,很多基本都被顛覆掉了。這的確是有著巨大的教訓的。但這已經是第二個階段了。
現在,中國終于進入了“吃飽了撐的”時代,“玩兒出來的產業”。中國最早的經濟學家管子說過一句話,叫做“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這話我覺得太深刻太精彩了。
如果說新中國剛成立時談文物保護有點“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后來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到了21世紀,這時候政府的財力太雄厚了,市場貪婪又非同一般,市場消費力又很巨大,所以基本上是用了十年毀了上百年,誰都擋不住。包括學者們的呼喚都成了堂吉訶德挑戰風車搬的笑談。
那么怎么辦呢?我認為當下迎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機,我把它叫做“全民自覺”。終于,當中國人都“吃飽了撐的”的時候,突然發現,人不能一味是大胃王啊,要追求質量的提升,品味的提升。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原來上千年沉淀下來的東西,就像茶壺里的茶垢,其實是最有價值的。之前沒有吃飽時是意識不到這點的。這時候,這種保護和認同才成了一種全民自覺。而全民自覺的核心、源動力,還是以商業為驅動的。
商業是什么呢?就是——文化可以賣錢,茶垢可以賣錢,歷史可以賣錢,沉淀可以賣錢了。規模化、工業化那種急功近利的東西反而賣不到錢了。這非常像中國的“三來一補”、全球代工賣不到錢一樣。資源枯竭、環境污染、血汗工資,最后掙了半天錢把錢借給美國,讓人家折騰得死去活來,從你身上剝了幾層皮,最后都認為這不可持續,不是科學發展觀。其他方面也是一樣。
所以全民自覺就是在反思這些問題。第一是“吃飽了撐著”,口袋里有錢了;第二是意識到肚子里的消費不能無限數量增加;第三是追求品位和品質。
品位在哪里?品質在哪里?品位在歷史的胡同里,品味在茶壺的茶垢上,品位在時間的沉淀中。終于明白了。回頭一看,這些東西全部被棄之如敝履,全部被糟蹋掉了,這才形成了一種全民的反思和自覺。就把這種觀念從梁、陳和少數知識精英的微弱呼號,變成了一種大眾的自覺和意識。其核心和真正的源動力還是消費者愿意花大價錢去購買這種看得見摸不著、原來覺得一錢不值的東西。有了這個,商人也愿意干這個事情,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這個時候,所謂的舊城保護終于有了一個經濟社會基礎。
二、“新天地”到寬窄巷:從偶然到必然
寬窄巷的成功與一個合理的運營模式息息相關:政府經營環境,企業經營市場,民眾經營文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也終于冒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第一是上海的新天地。
新天地是一個無意之舉,但它像一聲春雷,啟發了很多人的思路。什么叫無意之舉呢?一開始,開發商也是準備把石庫門大拆大建,后來事情突然起了變故,容積率必須降低。這一整,就逼出一個早產兒,也逼出一朵報春花。商人要逐利啊,既然在量上不能獲得巨大回報,那還不如在質上去追求回報。因此才有了“螺獅殼里做道場”。而這也就自然要去挖掘當地文化。
新天地正好趕上了中國“吃飽了撐的”轉換時代,人們已經看慣了工業化和復制化的垃圾,非常渴望這么一方有歷史文脈的東西,終于上海通過這么一個方寸之地,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十里洋場、殖民文化的上海。
最后形成一個非常有趣的消費模式,老外到上海,這個昨日的“東方巴黎”,最想去回味昨日的殖民情結,而新天地所營造的空間、那些咖啡、酒吧、巴西烤肉等等元素,引來老外扎堆;老外一扎堆,中國的這些“花癡”美女們,到上海想展示自己的綽約風姿時,也紛紛跑到石庫門;而中國的暴發戶們到上海想看美女,石庫門自然也是個好地方;這時那些賣咖啡、賣啤酒、賣烤肉的老板們乘機把價格抬高十倍,專宰這些暴發戶。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個做火爆了,倒過來物業就升值由此形成一個產業鏈,形成一個“場”,這個場最后就成就了上海21世紀的一扇櫥窗。這就是新天地現象。
第二是麗江模式。
麗江的策劃是工作室從頭到尾參與的,如果說新天地的成功是偶然,那麗江的成功就是必然了。它把一個遙遠的山旮旯變成了一個休閑度假天堂。
由于麗江是比較早地意識到了問題,一開始做的時候就保護了文物,保護了這個氣息,保護了這個茶垢,保護了這個平臺,所以現在是越做越旺。不管外面怎么攻擊它,怎么污蔑它,但它作為一個孵化器、作為一個溫床、作為一個平臺,就像老湯火鍋一樣,吸引得這些蝦啊魚啊拼命往里面跳。這是人們終于意識到了文化歷史的價值。
有人也會提到像平遙這樣的地方,平遙成功是因為它落后,如果它一早就很發達,像江南一樣,那完蛋了。
第三個案例就是成都的寬窄巷子。
縱觀中國目前的舊城改造,我認為最成功的就是寬窄巷子。它有幾“最”:商業氛圍最成功,對城市提升價值最成功,品位也最到位。現在它已經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一個櫥窗,成為展現成都作為“西部之心、典型中國”的一個很到位的東西。
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運營模式。像這種舊城改造如果完全交給房地產老板去做,那肯定完蛋,為了追求暴利,他肯定會“掛羊頭賣狗肉”,全部蓋成別墅,一下子賣掉。這怎么辦呢?我提出“城市運營”的概念:政府經營環境,企業經營市場,民眾經營文化。
政府經營環境,就是第一政府必須抓戰略,給區域和城市找魂、定位;
第二是長計劃短安排;
第三是過程中講究一些科學的方法。
之后企業有了動力,按照市場方式來運作;
最后民眾來經營文化。
按照我們當時對成都的定位,寬窄巷子必須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它要呈現成都的文化氣息和傳統,所以最后由政府出面,通過統一謀劃、統一策劃、統一規劃、統一計劃“四統一”的方式來安排。 政府不指望賺錢,而是把平臺搭建好,把策劃落到實處后,最后去招商選資,選很多有文化品位,有價值追求的人物和企業來落實這種東西,選中的甚至可以讓利可以孵化,使來者氣定神閑,著眼長遠。來的企業它是做一個形象、做一個平臺,不指望賺大錢。
最后結果呢,寬窄巷子獲得巨大的成功,現在你去那里,隨便幾十個院子,每個院子都有獨特的文化,每一個院子都是巴蜀文化的博物館,每一個院子都是巴蜀美術的展示廳,每個院子都是中西交流的櫥窗。民間智慧充分“爆發”出來:你做一個掏耳朵也做出一個文化,他做捶背、做小吃也做出個文化……
成都人會耍會玩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每個到那里的人也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氣息。這點我覺得對當今中國是絕對有啟發意義的。
這些成功的案例也可以呼應我之前提出的觀點:當社會高速發展時,特別是野蠻生長高速發展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們必然會付出代價,但這都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當社會積累了充分財富,消費者開始覺醒時,政府如果意識到一點,能夠因勢利導,找到好的運營模式,中國真的可能會產生一個“新古典時代”。這些古宅古鎮不僅可以得到新生,還可以得到張揚和升華。
目前也有一些城市做得不是很成功,原因就是這些城市的官員過于自負,既想當裁判員又想當運動員,“老子天下第一”,這肯定是不行的。好的官員應當是海納百川,從善如流。
在約束官員這一方面,成都經驗值得借鑒。現在很多地方都只有謀劃、規劃,實際上應該是“四化”:
第一是謀劃,想清楚我要干什么事;
第二是策劃,承上啟下、左右逢源、國際國內都研究清楚,防止同質和重復,然后拿出一套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經過全黨全民認同的實施方案;
第三是規劃,落實到空間布局和規劃里面去,這樣的產品就有魂有個性。
關鍵還有一條,計劃,對干部有定量的考核,定好后把它落實到考核指標里面去,這時候他也就不會亂套了。(完)
圖:工作室正在策劃中的廣東揭陽嶺南水城 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