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地處湘西丘陵向云貴高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及西南部為中低山區,中部及東北部為低山峽谷區,東南部為低山丘陵盆壩區。
錦屏“青山如屏,秀麗似錦”,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極佳,整體地貌呈現出山高林茂田少的格局,農業難以規模化發展,但卻為發展生態農業創造了條件;
三江交匯,村村有水,古寨猶存,旅游資源和動植物資源豐富,良好的自然生態將成為助力錦屏實現后發趕超的制勝法寶。
隆里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明代軍事城堡建筑風貌和獨特的漢文化韻味,被稱為“漢文化孤島”明代屯軍在墾屯戍邊的同時,也把江南的文化、風俗習慣及先進技術帶到這里。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明,是漢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座活著的古城。
上起明朝,下至當今,錦屏的林業在中國林業發展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以清水江為紐帶源源不斷地向東輸送木材,形成了典型的以木商、木排、營林造林、碼頭文化、錦屏文書等為內容的木商文化。新中國成立后,國內其他地方木材市場的繁榮,削弱了錦屏木材的市場地位,錦屏一直以農業為主,林業為輔。昔日繁榮的場景已逐漸褪色。
軍屯文化、木商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匯集,底蘊豐厚,相互交織匯聚成一部獨具特色錦屏文化交響曲,為錦屏的發展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整個貴州非常具有代表性,是錦屏發展的重要支撐。
戰略定位解決“做什么”的問題。“中國山地有機生活體驗第一縣” 確立了錦屏的戰略定位,“夜郎遺珠 有機錦屏”對市場具有強大吸引力。
有機生活體系是解決“怎么做”的問題。圍繞“有機生活”構建產業生態圈,確立了錦屏以生產為核心的有機生活體系。
發展空間解決在“哪里做”的問題: “一心兩核雙脈三團” ,將實現全域資源在空間上的有序整合,將產生“1+2+2+3>8”的發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