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9年6月,一條從廣州南跨珠江直通番禺的華南快速干道徹底改變了南村的命運。
昔日的南村,不過是環繞在珠江懷抱里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嶺南小鎮,依然保留著一派桑基魚塘、蕉林稻海的田園風光,寧靜而詳和。
不知什么時候,在一片靜悄悄之中,一個個不速之客在這里安營扎寨,厲兵秣馬,一場無聲的圈地運動悄然席卷了南村近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則一千畝,多則五六千畝,紛紛落進了八大地產巨鱷們的肚皮。奇怪的是,在這些巨鱷的地盤上,有的只見巨型的推土機大片大片地吞噬著肥沃的農田,轟鳴的機器聲攪碎了小鎮的清夢,泥漿飛濺,塵土飛揚,直到深夜還是燈火通明,而有的營寨卻不為周圍的喧囂所動,依然是一幅沉睡的樣子。
有人意識到,南村,這個地處廣州番禺區南部的小鎮,正醞釀著一場迄今為止中國房地產史上競爭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競爭水平最高的世紀之戰。因為華南快速干道的貫通,南村也有了一個更大氣、更響亮的名字——華南板塊。
這場戰爭什么時候來,將會帶來怎樣的震撼,沒有人知道,甚至連要發起這場戰爭的主人公們心里也不大清楚。這些巨鱷們不約而同的紛至沓來,更多的是憑借一種直覺,一種對未來擴張規模的需要,對于有著足夠實力的他們,似乎并不急于展開實質性的競爭。
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這些巨鱷們的“家底”,又不能不使人感到幾分膽寒,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請看八大金剛:
祈福新村——雄霸一方的山大王,圈地8000畝。
1991年,曾在加拿大攻讀土木工程學研究生的香港商人彭磷基來到當時還很偏僻的番禺,在鐘村、市橋兩個小鎮之間的"三不管"地區開始蓋房子。出乎意料的是,原計劃一年銷售的第一期房子幾天內就在香港一搶而空。1997年,香港回歸,祈福新村又創出了年銷售額14億元的歷史紀錄。在郊區10年做大、孤獨求敗的祈福新村,打破了房地產開發"地頭、地頭、還是地頭"的傳統教條,也落了個"中國第一村"的美譽。如今的祈福新村,經營著2萬戶人家,15萬人口,是香港人和老外們扎堆的地方,如果在歐洲,已經是一個城鎮的概念,難怪有人把彭磷基戲稱為“祈福市”市長。極其成熟的社區配套,便利的生活設施,3萬平方米的五星級會所,34萬平方米、全國最大的私人屋村人工湖及環湖公園,無處不顯示著一個王國的氣度和風范。
碧桂園——饑腸轆轆的恐龍,圈地2000畝。
自打1995年順德碧桂園死馬變活馬,逆市取勝,創造碧桂園神話,名揚天下,取得強大品牌之后,短短幾年,已經裂變成5個碧桂園。1998年,碧桂園進軍廣州番禺北部的洛溪板塊開發廣州碧桂園,在與霍英東投資的洛溪新城和"洛溪第一盤"麗江花園短兵相接中大獲全勝,一口氣銷售了40萬平米,至今廣州人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萬人空巷的旺銷盛況。1999年華南快速干線通車之際,碧桂園又揮師南下,在南村鎮搶先一步吃下2000畝地,隆重推出華南碧桂園,第一天就銷了1個億,2個月銷售7個億,共計30多萬平方米。其后的佛山碧桂園,同樣也賺得缽滿盆滿。盡管近些年來,挑剔的買家開始對碧桂園這種一味工業化克隆生產出來的房子不無微詞,有人甚至稱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但市場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碧桂園走到哪里,它的品牌強勢和開發能力都讓競爭對手們多少有些膽戰心驚。
雅居樂——嘯傲山林的華南虎,圈地4500畝。
在香港人的心中,廣州附近只有兩個盤。一個是“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的碧桂園,另一個就是雅居樂。當碧桂園在順德起家的時候,雅居樂也開始在中山嶄露頭角。其在中山開發的雅居樂花園、雍景園、凱茵豪園都是社區中的精品。據行家講,雅居樂在中山開發的長江高爾夫非常有品味,高爾夫球場周邊的住宅也曾賣出了天價。甚至有人認為,雅居樂的開發能力比起碧桂園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年來,雅居樂眼看著碧桂園在廣州周邊一個接一個地攻城掠地,連連大捷,品牌聲勢一浪高過一浪,終于也耐不住寂寞,此次老板親率領精兵強將進軍南村,也拿下了4500畝地,鉚足了勁要在華南板塊大干一場。
合生創展——膘肥體壯的羊城大佬,圈地3800畝。
在廣州城里,合生創展歷來是一支誰都無法忽略的地產勁旅。其多年來投資開發的華景新城、暨南花園、駿景花園、愉景雅苑、帝景苑、鴻景園等一系列名盤,奠定了合生在業界不可動搖的地位。僅1998至1999年短短1年時間,就有110多棟住宅樓宇相繼建成,總建筑面積逾100萬平方米,其開發規模、銷售業績在廣州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這一次,合生創展再也不甘心于總是在城里打轉,決心在郊區闖出一片新天地來。此次憑借在廣州征戰多年的積累和家底,出手不凡,一氣拿下緊臨珠江、生態環境最好的3800畝地盤,硬是要在華南板塊建起一座華南新城來。
廣地花園——抗戰到底的老革命,圈地3000畝。
廣地花園算得上是華南板塊的“老地主”了。早在1996年華南快速干線尚未開通時就已經孤軍深入,在華南板塊建立了革命根據地。當地產大鱷們開始在這里大舉圈地的時候,廣地花園在此已抗戰了5個年頭。
廣地花園最大的優勢在于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社區,有了相當的品牌認知度,并且積累了不少的業主與客戶資源,相當熟悉地情。其實力雖不能跟前面的地產大鱷相比,但強龍不壓地頭蛇,只要策略得當,也可以逸待勞,坐山觀虎斗,借勢借力,消化那些從廣州城里涌向華南板塊的買樓大軍也不是件難事。
錦繡香江——名震江湖的家私大王,圈地1200畝。
提起錦繡香江背后的發展商香江集團,恐怕沒幾個廣東人不知道。其多年來在全國家居市場獨占鰲頭,擁有“金海馬”、“香江”等一批知名品牌,也是資本運營的高手。此次挾重金屯兵華南板塊,與老字號碧桂園隔街相望,雖說是第一次開發如此大盤,但也請來各路精英相助,決心好好地湊一回熱鬧。
南國奧林匹克花園——銳不可擋的神奇小子,圈地1000畝。
緊挨著錦繡香江在同一條馬路上的,是金業集團的第四個奧園——南國奧林匹克花園。提起金業集團,在強手如林的廣州房地產界,不能不說是一個讓人感到有些頭疼的角色。早在1998年,憑借番禺金業別墅花園的成功,金業集團實現了由工程承包商向房地產開發商的轉型。1999年,金業集團與中體產業聯手演繹將房地產與體育產業融為一體的復合地產,進軍當時廣州房地產競爭最為激烈的洛溪板塊,與麗江花園、廣州碧桂園在洛溪橋頭展開了一場惡戰,結果一躍成為廣州十大名星樓盤,意味者新興的復合地產對傳統的單一地產開發模式的初戰告捷,并成為中國概念地產、復合地產開發實踐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金業集團憑借獨特的開發理念和復合地產的開發模式,相繼已在廣州、上海開發了4個奧園,一個醞釀已久的全國連鎖計劃--"奧龍計劃"正在浮出水面。
此次為了南國奧園能夠在十面埋伏之中殺出重圍,金業集團狠狠下了一番真功夫。據了解,此番南國奧園不是對廣州奧園的簡單復制與克隆,而是質的提升與超越。為此,南國奧園不斷招兵買馬,頻頻出國考察,聘請國內外一流的專業和策劃機構合力打造發新一代奧園。尤其使金業集團感到自信的是,一批職業經理人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鍛煉出來。 此時的金業,早已不是當年在洛溪之戰中偷襲成功的地產黑馬,而是身經百戰、游刃有余,并以長于"速度、創新、整合"而著稱的"戰爭機器"了。
星河灣——神秘的陌生人,占地1200畝。
兩年前,華南板塊的門戶——一塊濱江面對老廣州,位居華南大橋兩側有著1.8公里的江岸線的超級地塊,成為地產大鱷們首選的爭奪目標。結果出人意料,中標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宏富房地產公司。一打聽,其背后的宏宇集團在廣州的實業界享譽已久,但涉足地產界還是個不為人知的新手。沒有大盤開發的經驗,沒有品牌,沒有隊伍,前有狼后有虎,很多人不禁為宏富捏了一把汗,競爭對手們也似乎沒有把它放在眼里。
然而,熟悉星河灣老板黃文仔的人都知道,此君絕非等閑之輩,作為廣州最早一代成功的企業家,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征戰20年而不倒,被稱為"廣東民營企業的常青樹"。黃文仔憑借在廣東多年積累的信譽和實力如愿以償以后,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這塊地是番禺的門戶,番禺的臉面。我是番禺人,我一定要把它開發好,建設好,決不辜負家鄉父老的期望!"那么,黃文仔在虎踞龍盤的華南板塊能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呢?
1999年的南村,盡管這8大金剛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版圖,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倒也相安無事,因為華南板塊在他們的眼里,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戰略上的資源儲備。這里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但在廣州人的心目中,還是一個那么遙遠的地方。
大象來了——人們聽到的更多是空谷中不斷傳來的足音,但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真正的身影,誰也不曾想到,小小的華南板塊將在未來的中國掀起怎樣的一場波瀾。